室内设计对中国古典造园因素的借鉴.docVIP

室内设计对中国古典造园因素的借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室内设计对中国古典造园因素的借鉴   [摘要] 当代室内设计中已经借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元素,但是对于在室外的古典造园元素我们一直以来都有所忽视,竹与石作为中国古典造园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种元素。不仅在造园中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而且本身也?N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将其从室外移入室内,可以让我们为现代室?壬杓谱⑷牍诺湓煸暗纳剿?精神,这也符合现代人在工业化的今天渴望自然与放松的心理需求,而石竹造景在古典造园中的丰富案例也可以给我们以借用和启发。   [关键词] 室内设计 古典造园 竹 石      世界的全球化不但没有让我们忘记自身的传统文化,反而在某些方面促使了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溯。2008年的奥运让我们在世界面前有了一个展示的机会,我们所希望展现的也正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全新中国,无论是从吉祥物的设计还是从开幕式的设计来看都是蕴含着这样的一个理念。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室内设计领域中对中国传统因素的借鉴问题有很多被我们所忽视的部分,或者说有很多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部分。   提到中国风的室内设计,最常见到的元素就是明清样式的家具、瓷器、屏风、中国画、书法、丝绸、刺绣、古典纹样等。这些元素都是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于日常的室内生活中的,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室外那些在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造园因素。“三间两柱,两室四牖……木斫而不加丹,墙污而已不加白。碱阶用石,冥窗用纸。竹帘纩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塌四,素屏二,漆琴一。……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乎地;台南有方池,半乎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白居易这样描述他的居所,这里所涵盖的元素除了我们平常所重视的家具、摆设之外白居易还花了很多笔墨来描绘他室外的庭院。对于中国的文人来说周围的庭院甚至比室内的陈设还要重要,因为这庭院背后所代表的是中国文人的山水精神。但是由于现在我们居住条件的改变,我们很少有机会来拥有一个室外的园林,所以这些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也被我们有所忽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园林本身是在室外的,要把这些因素借入到室内这里也存在着一个不同空间的挪移问题。高大的树木、蜿蜒的曲廊、池湖水榭,这些从室外移入室内不但需要技术支持还需要有开阔的空间。这些都造成了不便的因素。但是室内设计对古典造园的借鉴,只要得当,就能从某种意义上体现古典造园的核心精神。竹与石就是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元素,这两个元素移入室内,无论是从体现古典造园的精神,还是施工的难度和造价上来说都有一定的可行性。   除去相对便利的因素之外,选择竹与石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竹与石不仅是中国古典造园中的重要元素,而且自身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没有哪一种植物比竹类更具有中国景观的特色,也没有哪一种植物像竹类一样在中国历代艺术和技术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植物毋庸置疑是中国古典造园之中的重要因素。而造园者对植物的选择不仅会考虑到它的实用性同时还会考虑到它的文化意义。竹子在中国古代对于文人士大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植物被赋予了高洁、谦虚的文化属性,被誉为四君子之一。现存的私家园林之中大多都有种植竹子,尤其以个园为最,个园现在依旧有九属六十余种,数量过万株的竹子。   而古典造园中对石的运用更是能够追溯到“一池三山”这个样式的发端。中国的造园精神本就源于中国人的山水精神,人造庭院目的在于重现自然,正是所谓“虽由人造,宛若天开”。所以造园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石。而文人士大夫对寓意着永恒的石的感情并不在于竹下,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将石与书、琴、酒等文人嗜好相提并论,还出现了《素园石谱》《冶梅石谱》等石谱,甚至还有米芾拜石这样的故事流传至今。随着历史的演进,造园中对石的使用也变得多样化。石在造园不仅被运用到叠山造景之中,还被运用到了石峰造景之中。所谓的石峰造景不同于叠山,这些石以其奇异出众的造型被造园者置于相对更为独立的空间里,通常这些石头也被成为孤赏石、景石等。石还被用于铺地,铺地多用卵石,这种铺地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渐成章法,形成了很多的固定样式。仅《园冶》中记载的铺地样式就有香草边式、海棠式、波纹式等等。此外石还被用于池岸和浅滩的营造,园中之水与石映衬成趣,正是王维在描述辋川别业(此为王维在辋川山谷,在宋之问的辋川山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今已湮没。)时所说的:“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   竹与石并用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也是经常出现的,之干书画来说,竹石图这种题材是经常被文人士大夫所表现的,之于造园来说也是这样的。白居易在《北窗竹石》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上有青青竹,竹间多白石”、“一片瑟瑟石,数年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园冶》亦有:“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拢一榻琴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