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冠中及其艺术成就探析
[摘要]在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上,吴冠中是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性画家。他博采中西、融通古今,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以其一生的不懈追求和丰硕成果,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当代美术界成就卓著、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大师,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本文主要就吴先生的艺术人生及其艺术成就作一浅析。
[关键词]吴冠中;艺术生涯;绘画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87-03
一、吴冠中的艺术生涯
吴冠中先生70多年曲折的艺术生涯,遍历苦乐沧桑,充满了传奇色彩。
1919年,吴冠中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他的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又是下田劳动的农民。吴冠中在江南农村度过了他的幼年, 1936年,他受同学朱德群的影响,考入国立艺专,从此踏上了艺术之路。1946年,吴冠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然后在巴黎接受西方艺术教育。?然不同的文化环境使他处于不断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之中。与许多从欧洲留学归来的画家相比,吴冠中离开学院画室、摆脱学院流行习作模式之后,绘画才艺不但没有受到削弱,反而有更大进展的艺术家――这在早期留学生中并不多见。学院教育对于吴冠中只是一个攀登的起点。他曾说:“当人们掌握了技巧,技巧就让位与思考。”他倾一生之力东寻西找,上下求索,不断进行大胆的创造性尝试。他的艺术历程就是不停息地思考和创新的历程。
吴冠中先生早年留学法国学习绘画,但他深信“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他坚定地认为从事艺术创作还是要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只有在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之中,才能创作出有情感的作品来。学成后,他毅然放弃欧洲优越的创作条件,于1950年回到百业待兴的新中国,立志在祖国的大地上发展艺术事业。几十年来,他坚守艺术阵地,创作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具有鲜明的民族气派、时代特色和个性风格的绘画作品,为我国当代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吴冠中先生是一位非常珍惜时间的勤奋画家,他背着行囊、提着画箱翻山越岭,写生的足迹遍历神州大地。他从来都是面对生活,速写不离手,写生不间断,求索不间歇,著述不停笔。在吴冠中先生的绘画中,无处不渗透着中国画的观察方法和处理手段,同时又融会着西洋画的视觉特点和艺术手法,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和形式语言。他驾驭国画、油画不同画种的非凡能力,使观众欣赏到他的绘画是轻松的表达、感情的宣泄、美好的诗意,其作品轻快、流畅、明丽、动人、洒脱,充满着写意性,令人神往。
在吴冠中先生的笔下,既有万里长江、蜿蜒巍峨的长城、古朴荒蛮的大漠遗址,又有水潭野草、乡间小路、农舍老树、白墙黑瓦,还有巴黎的凯旋门、香港林立的现代化楼群,一束鲜花、一片高粱地,他都能画出新意,可谓无所不画,无所不能。然而在他的画中,从来不套用传统山水画的程式,更不描摹某处山水,其自由的精神支配着他的画笔,坚定地走着一条“外师造化,但求大中华神韵”的艺术之路。
吴冠中先生倾毕生之力,践行油画民族化、国画现代化的艺术理想。他博采中西、融通古今,在探求形式美的道路上,绘画风格有几次比较大的转化与突破。
20世纪50~70年代,是吴冠中对油画民族化的探索阶段。在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充溢着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韵味,在题材和形式处理上也考虑到国内普通观众的欣赏习惯,力求雅俗共赏。1959年的井冈山写生和1961年的西藏写生,给中国美术界留下了吴冠中艺术的最初印象。人们在这些作品里,感受到一种秀丽、清雅的风格。但他没有违背自己的主旨,以简洁、轻快的笔法,达成色彩和形式节奏的精致处理。如《又闻杜鹃》、《扎什轮布寺》、《故乡之晨》、《拉萨龙王潭》、《水田》、《太湖鹅群》、《鲁迅故乡》、《绍兴河滨》等都是经典之作。艾中信在他那篇很有影响的《油画风采谈》中说:“很注重笔精墨妙的吴冠中,在他近年来的风景画作品中日益显现出他对油画色彩和用笔技巧的音乐感。”
在文革后期画成的风景画中,他的艺术追求得到进一步体现。过去认为单调的北方田野,经过漫长的熟悉和亲密接触,如今不再感到单调,“是单纯,是质朴,是大气磅?R的粗粗犷之美”,那田野水渠和农家院落,在他笔下都显得意趣盎然,这是吴冠中艺术之一变。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吴冠中以旅行写生的方式创作,完成大量风景画。在一幅幅不同地域、不同情调的风景油画中,他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从1975~1978年描绘鲁迅故里和青岛红楼诸作,到上世纪80年代的《高原人家》、《中流》、《家》、《鱼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音乐性,那是由点、线、面和色彩构成的节奏和韵律。吴冠中说:“我爱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