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桂边界线上的永安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桂边界线上的永安关   这里有逝去的千家峒;这里的水,只往高处流   南岭山脉五岭之一的都庞岭,发源于湖南西南部,止于广西东北部。湘桂边界线一刀将都庞岭分开,这一界一岭的十字交接处便是永安关。   咽喉、起义、围剿、将军、匪首、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字眼都是这个关口留下的故事,它唯独与“安宁”无关。   没有落日夕照下的城堡屹立,没有流传千年的文章,也没有让后人瞻仰的炮台、英雄纪念碑,这里只有鲜血浇灌的土地。踩在永安关上,卵石丛生,草木稀疏,起伏的山岭写满了荒凉。百万人的血液从脖颈阵阵喷出,白骨肢残遍地,黑土变红再变黑,如此反复……“瞻仰”、“怀旧”、“纪念”,它们怎可能有分量地为生灵涂炭画上一个句号?      千家峒是谁给瑶民刻下了伤痕   永安关的名字在宋朝时方才确定。那时候,“草寇”曹成在淮河流域起义,遭遇南宋朝廷镇压。无奈之下,曹成率军一路南下,杀到湖南广西。曹成军队一度在道县盘踞,在都庞岭间游击出没,朝廷数度围剿无功。之后,曹成的军队规模扩张到10万,稳居湖南道州、广西贺州两地。最终名将岳飞出马,大破起义军于永安关,将他们彻底击溃。   山势起伏,峰高岭峻,河谷深邃,湘桂边界从来少有安定,宋高宗奢求一方安宁,于是将这个关隘命名为“永安关”,广设哨所兵营,以求南方之地长治久安。但事与愿违,这道命名不过是给永安关的战争史重新写下了开篇。   由永安关南去,有一个名叫月岩林场的地方。在那里,一座高矗入云的山峰镇住了都庞岭的龙脉腹地,这个山峰叫做韭菜岭,因为岭上野韭如茵而得名。韭菜岭海拔2009.3米,是都庞岭的主峰。山的西麓有一个面积为3平方公里的盆地,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森林茂密,中间绿草繁茂,碧水涟涟,这里其实就是数百年来瑶族几度寻根,向往回归的圣地――千家峒。   据《千家峒源流记》记载:千家峒是瑶族先民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的聚居地之一,只有通过一个石洞才能进入。千家峒内田土宽广,土质肥沃,有一条大河贯穿峒中。千余户瑶民同生活,共耕种,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实际上,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生活也就不过如此。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摧毁。元朝大德八年(1305年),道州官府因为征税问题派兵攻打瑶民。官兵从永安关开始,一直杀到瑶民的聚居地千家峒。古老的吊脚楼、载满风情的长鼓全都被焚毁……官兵残酷地洗劫了千家峒,周边的两百余处溪峒堡寨也一一被毁。瑶民最终全部逃出千家峒,背井离乡,流散到南方各地的大山中去。   据传,当时的瑶人将牛角锯成十二截,每姓瑶人一截,相约500年后,子孙们再回到千家峒来相聚。500年后,这个相约果然兑现,瑶民重聚了,但战火也在重燃。1832年,已是清朝道光年间,广西江华的瑶族人赵金龙因不满官府的欺压而率领瑶民起义,随后广东、广西的瑶民纷纷一起抗争。清廷大震,随即指派广西巡抚祁贡率重兵镇压。次年,起义军战败,祁贡率部属登上永安关,在石碑上刻下《永安各隘防堵江华瑶匪事平碑》,以记己功。   在瑶人心中,千家峒是一个永远难以抑止的痛。岁月变迁,唯有当年进出的石洞依然完好地存在着,见证着千家峒的沧桑变化。      太平天国运动和湘江战役湘桂枭雄大鳌兵   既然是湘桂边界,金戈铁马的战乱自然不会由湖南人唱独角戏。   清朝咸丰初年(1851年),屡试不第的书生洪秀全借上帝之名揭竿而起,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1852年,洪秀全领兵攻打桂林全州县,却没有受到上帝的佑护,在蓑衣渡受清将江忠源伏击,损兵折将,南王冯云山一命呜呼。   北上受阻之后,太平军的征战矛头调整为东部的湖南道县,指向了永安关。在永安关,清军里已没有岳飞这号人物,洪秀全也远非昔日的曹成可比。有严密组织性的太平军经过一番血战,终于过了永安关。在道县月岩,洪秀全欣然作诗道:“十万雄兵过道州,征诛得意月岩游,云横石阵排车马,气壮山河盘斗牛。烽火连天燃落霞,日月纵辉照金瓯,天生好景看不尽,余兴他年再来游”。落霞与鲜血染红的土地相映,远非好景,他年再来游玩的愿望,也成为空谈――洪秀全没能再次回来,倒是石达开又曾借道永安关,杀回广西。好战的太平天国将永安的土壤,用人血浇灌了两遍。   永安关有如被埋下的一道咒语,总是诸多兵戎。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长征,其先锋部队攻下了道县城关。但是国民党军桂系白崇禧、粤系陈济棠在永安关一带结集,意在包围狙击红军。   11月25日,红军长征总指挥部设在了道江镇至永安关之间的豪福村,朱德在这个小村里向全军发出指令,进行了著名的湘江战役。炮声隆隆、枪声阵阵,红军夜以继日地从道县境内越过永安关向广西开进。数万人马在这条“红色”通道里,在炮火声中行军七天七夜,攻入广西。但红军的总后卫红5军团的34师,这个4000多人的主力师却被阻隔在了湘江西部,被白崇禧重重包围,几经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