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和歌剧《尼克松在中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亚当斯和歌剧《尼克松在中国》      他是一位美国最受欢迎和尊敬的当代作曲家,他曾是历史上唯一获得格莱美音乐奖三次最佳古典当代作品奖殊荣的作曲家,可以说,在年轻一代作曲家中,将简约派风格创作进行到最高成就的也是非他莫属,他就是伟大的美国音乐家――约翰#8226;亚当斯(JohnAdams,1947- )。      一      亚当斯1947 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他的祖父有一个舞厅,父亲领导着一个爵士乐队,母亲是一个歌手,这使他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   很小的时候,跟随父亲学习单簧管,并在家中的唱片机上聆听莫扎特的音乐。10岁开始作曲,13岁的时候,他的第一个管弦乐作品得到公开演出。在考入哈佛大学之后,亚当斯主修指挥、单簧管演奏与作曲,并在那里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1971年,他去了北加利福尼亚,然后在旧金山音乐学院任教,一教就是10年。在此期间,他还担任了旧金山交响乐团(1982-1985)的驻团作曲家。亚当斯的一些伟大的作品都是为旧金山交响乐队创作和演出的。其中包括《哈蒙尼》(1981)、《大电子琴音乐》(1982)、《和声》(1985)和《理想中的黄金国》(1992)。   可以说,不仅仅是家庭的熏陶,还有新泽西传统的文化背景,再加上波士顿交响乐团和哈佛大学的艺术氛围,把亚当斯塑造成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和思想家。      二      早期,亚当斯是态度鲜明的简约派作曲家。简约主义的音乐最初是对50、60年代反传统音乐的突破,部分是对序列音乐的反叛,有些还受到东方音乐的启发,音乐不停地围绕几个音转来转去,好像催眠曲,其实是作曲家受到印度、巴厘、西非等地宗教仪式音乐的影响。正如亚当斯在访谈中所说的:“刚刚拿到我的作品的演奏者看到谱子的时候,都会懒懒散散得发感慨说:哦!这样的作品好像安眠曲。但是当他们实际演奏的时候,往往又被作品的音响所震撼,他们惊讶于作品一旦被演奏,立刻引起人们的注意,一发不可收拾。而且我的作品和其他作曲家的不一样,如果哪个地方演奏错了,只有我自己知道,甚至有时候我自己也听不出来。”这也是20世纪现代音乐的一大特色。   他创作了很多歌剧,其创作与上演都是大手笔大规模的,似乎与极简主义风马牛不相及。但是音乐上的极简主义只是技法的术语,仅涉及作品的素材,与内涵无关。简约主义特征是采用简单的和声、重复短小的动机,重复最小的音乐材料,节奏型不断的重复,甚至只重复一个音,这种音乐完完全全是写出来的,音乐家对声音的心理效果和听觉效果都非常感兴趣,并努力营造一种能使人着迷的音乐效果。这种音乐要求听众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因此音乐的过程与结局经常产生混淆。   然而,亚当斯又不是执著的简约主义作曲家,他渐渐地不满足于简约派音乐的表现方式,到了80年代初,亚当斯在创作中表现出摆脱“简约主义音乐”程式的趋向,他将简约派与新浪漫主义的音乐资源结合起来,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和变化。1985年在为旧金山乐团创作的三乐章交响曲《和声》中表现出与晚期浪漫派作曲家音乐中那种情感冲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意图。这部作品首演后,在全美引起相当大的反响,曾被评论界奉为“惊世之作”。      三      1985年,亚当斯与女诗人古德曼(AliceGoodman)、导演塞拉斯(Peter Sellars)携手合作,并创作了歌剧《尼克松在中国》。这部歌剧在当代音乐史上备受瞩目。事件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所以成为当时震惊世界的头条新闻。   这部歌剧的创作本身极具简约主义特色,他的宗旨就是最少数量的舞台化。因此,舞台设计的核心是12台电视,设计者从长达4小时的历史资料中剪辑出胶片用于这些电视中。在演出开始,营造了历史氛围,帮助观众想象1972年那历史性的瞬间。   这部歌剧的音乐并不像一般的简约主义,虽然没有古典歌剧的浪漫和抒情,但是它的戏剧张力和反讽的辛辣随处可见。从头到尾,乐队不时以短促的快板辅以低沉的固定音型伴奏制造不安气氛。   历史之行   这部歌剧是根据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真实历史事件而创作的。二战之后共产党执政,尼克松作为美国第一个访问中国的总统,他的访问打破了中国长久以来自我封闭的局面,尼克松意识到此次之行的历史意义,但是,进一步说,这次访问也是两种文化的“对话”,即东西双方的对话,没有一方知道如何对待它。但是在歌剧中,美国人看到了中国人想让他们看到的中国。   剧中人物   在这部歌剧中,亚当斯为我们展现了一群鲜活的角色。他们分别是:   尼克松:1969-1974年的美国总统,他结束了越南战争,最终因水门事件下台。   帕特#8226;尼克松:尼克松夫人,她好像不太喜欢政治生活,但这次海外旅行,她特别支持她的丈夫,并严格按照中国事先安排的路线参观。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