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则其仪表 式其模范
1935年,18岁的周小燕带着对音乐艺术的满怀憧憬走进了上海国立音专的大门,在跟随俄籍教师波利比科娃学习了一年钢琴之后,1936年,周小燕作为声乐主科的学生,随俄籍教师苏石林开始了声乐学习,也开始了半个多世纪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探索和实践。在70余年时光中,周小燕经历了声乐学习者、声乐表演者、声乐研究者、声乐教育者的多重身份转变,从一个会唱不会教的演员进步成为会唱能教的教师进而成长为会唱会教的声乐大师。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周小燕在学习、演唱和教学过程中将经验转化为思想,既而用思想来指导实践从而获得巨大成就的过程。
一、表演活动
周小燕的表演生涯有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国立音专尚未毕业时期参加了武汉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那时的周小燕声乐技术尚未成型,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使得她的演唱以情打动人心;第二阶段是在欧洲留学期间,成熟的技术、完美的声音、艺术内涵的精进使得她在国外舞台大放异彩;第三阶段是旅欧归国之后的演出,以精湛的艺术表现向观众打开了欣赏声乐艺术的大门。
1.在武汉的抗日救亡活动中的演唱
1935年到1937年周小燕在国立音专随苏石林学习。自彼时起,开始大量接触艺术歌曲、歌剧等声乐作品形式。这个阶段,周小燕专业学习并不顺利,音专的学习因为抗战的爆发而不得不终止,她在发声上遇到的很多困难都还没有得到解决,在抗战时期演唱的歌曲因情感的迸发而使自己克服了高音的困难,这个阶段的痛苦经历引起了她的主动思考,抗战时期在武汉的积极演出正是其音专学习的延续和演出生涯的开端。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不久,日寇在上海开战。周小燕从上海回到武汉,在那里参加了由夏之秋领导的武汉抗敌工作团的歌咏队。1937年11月,光未然作词、夏之秋谱曲的合唱曲《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由周小燕领唱,鼓舞了人们抗击日寇的信心和决心。之后,由桂涛声作词、夏之秋作曲的《歌八百壮士》由周小燕在汉口维多利亚纪念堂首唱,歌颂的是淞沪战役中在四行仓库由谢晋元率领的八百壮士抗击日寇的事迹。
1938年1月,周小燕和夏之秋一起组织了“武汉合唱团”,担任武汉合唱团的主要演员。当时,刘雪庵谱写的《长城谣》经她首唱后很快流传全国。在抗战歌集电影《热血忠魂》中,选用了她演唱的这首歌曲,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在武汉合唱团演唱期间,周小燕参加了多场大型的演出,此外,还前往武汉申新纱厂为工人演唱,到火车站为过境的军队慰问演出,在俄国俱乐部主办为救济武汉难民的音乐大会等等。在武汉抗敌工作团和武汉合唱团期间,她还演唱了《大刀进行曲》《流亡三步曲》《巾帼英雄》等歌曲。
这一阶段的演出,总体上不是以演唱技术见长,而是以强烈的爱国情感,激昂的抗敌情绪见长,也奠定了周小燕在今后演唱风格中情感外化能力的基础。
2.旅欧期间的学习和表演
到法国求学后周小燕先后师从布朗热夫人、古尔斯夫人、贝纳尔迪(Maestro Bernadi)教授、佩鲁嘉夫人(Perugia)以及玛尼夫人学习声乐,并得到了作曲家齐尔品(Alexander Tcherpnin)、钢琴家李献敏夫妇在学习上的指导,学习时间因为战争的干扰从1938年直至1945年。
初到法国之后不久,周小燕应国民政府驻法大使顾维钧的邀约,与从比利时赶来的齐尔品、李献敏一起,在巴黎举办介绍中国文化的演出,演唱中国风格的艺术歌曲等,受到观众的好评。但是那终归是在入学之前的初试莺声,她旅欧期间真正的演出是在经过近七年的系统美声学习和训练之后开始的。
1945年10月在巴黎国家大剧院演出齐尔品创作的清唱剧《蚌壳》使她一举成名。之后她先后在英国白宫剧场、巴黎大学城国际剧场、卢森堡卡西诺剧院、德国柏林复兴剧场、巴黎香爱丽舍剧院、巴黎卡沃大厅以及捷克、瑞士、波兰等地成功地举行了演唱会。
周小燕旅欧期间的声乐表演,有意大利声乐学派的代表作品,有法国声乐学派的代表作品,也有俄语、德语声乐作品,还有不少中国声乐作品。不同的声乐学派,在同一场次的演唱过程中碰撞出炫目的火花。学者居其宏认为,“她在自己的留学生涯和此后的旅欧演出中,是自觉地、有意识地去探索美声唱法与中国语言、中国旋律、中国风格及中国传统歌唱美学有机结合的可能性的。”①
当时的评论界对周小燕演唱会的主要评价有:“1.‘嗓音纯净,象水晶般纯净,象钻石样光彩’;2.‘花腔技巧(颤音、断音、经过句、华彩段等)圆熟高超’;3.‘咬字清楚,演唱法、英、德、意等国文字的歌曲都能与这些国家的演唱家唱得一样地好’;4.‘表演上富有个性,能融会中国艺术的特长,歌唱富于语调和抒情的表情’。”②
在欧洲演出期间,周小燕已经主动在每场演出中加入中国歌曲。如《桃花店 杏花村》《长城谣》《春晓》《红豆词》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