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动损伤及处理PPT
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一、运动损伤的发生和影响因素;运动损伤的概念;(一)、训练伤分类;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训练科目的影响:
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科目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训练科目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训练科目太集中及安排不合理超过机体生理阈值为训练伤的致伤因素。
准备活动方面:
1、不做准备活动:由于机能惰性,各部分机能没有相应提高, 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
2、准备活动不充分: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系统的机能还没有充分做好准备,就投入到紧张的正式运动,或者准备活动较马虎。
;训练环境的影响
训练场地是否符合要求? 场地过硬、过滑、不整洁等,都会增加下肢承受应力,地面过硬也是造成颈椎损伤最常见原因。场地凹凸不平,易致扭伤或跌倒损伤,而过于柔软的场地虽能减少冲击力,却易致膝踝关节扭伤。
训练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如单双杠、独木桥等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受训人员着装、鞋的保护作用是否起效等。
训练 的准备活动是否充分,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组织的神经兴奋性,加强肌肉韧带的伸展与柔韧性,并促进思维活动,有利于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以提高训练成绩并预防训练伤发生。
睡眠不良、思想麻痹、精神紧张、未做准备活动、未从易到难、技术动作不熟练及组织工作不力均显著提高训练伤的发生率。;三、运动损伤的表现 ;1、训练性晕厥;2、训练性低血糖;3、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急性软组织损伤,多为拉伤或扭伤,
损伤后最明显的症状是局部肿痛,多数伤
员局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此时,首先应采取冷敷治疗。因为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疼痛和体液的渗出。并可降低细菌活力和细胞代谢,制止炎症扩散
和化脓。冷敷常用的方法有冰袋、冷水浸泡等。可在头24h进行,每次持续时间15
-20分钟。; 热敷是一种急性软组织损伤后期及慢性损伤常用
的治疗方法.目的是利用热的效应使皮肤和皮下组织温度升高。能减轻局部组织充血。使肌肉松弛、血管扩张而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有消炎、消肿止痛作用,利于损伤的愈合。
热敷法有干热、湿热两种。干热比较方便,湿热穿透力强,消炎作用好。一般干热用热水袋或塞紧的葡萄糖水瓶装满热水代用,放在需要的部位。湿热敷法先在需热敷的局部皮肤上涂上凡士林或食用油;再盖上一层薄布.将小毛巾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敷在患处;上面再盖毛巾,保持热度。
热敷时间为20-30 min.每日可进行数次。热敷时水温要适中,防止烫伤,如用热水袋不要直接和皮肤接触,水温控制在50-60℃。
;4、训练后出现的肌肉酸痛;5、如何正确处理抽筋;6、急性韧带损伤;7、疲劳性骨折;预防要点:
①避免长距离、持续性、大运动量训练;
②训练中避免局部负担过重,同时应掌握良好的动作要领,如跑步的落地缓冲和正确的蹬跨动作;
③有条件的情况下,改善鞋的性能;
④加强训练中的医学监督,早发现早处理;
⑤调整训练手段,必要时停止患部的负重练习。; 消除战士训练后的疲劳,对预防疲劳骨折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常用的消除疲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充足的睡眠;
(2)训练后进行温水浴和局部热敷;
(3)采用手法按摩和器械按摩;
(4)合理配制饮食营养;
(5)合理安排训练科目和训练量;
(6)劳逸结合,适当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文娱括动;
(7)有条件的可行氧气及负离子吸入.应用VB 、VC、VE、ATP及中药黄花、刺五加等营养性药物.均有助于疲劳的消除。;8、单双杠训练伤;9、肩关节脱位早期应如何处理;10、急性腰扭伤; 腰背肌功能锻炼:(1)俯卧位:可用双手压下腰部,或双手抱颈后,膝伸直,上半身和下肢同时抬起呈反弓状,坚持5-10秒。(2)坐位:双下肢伸直,双手尽量往前伸,多数能摸到足尖,身体前倾坚持10秒。 (3)仰卧位:屈髋屈膝,双肘屈曲置于胸侧,双足及双肘作四点支撑,将髋臀部向上抬起,坚持5-10秒。以上方法,每次可选择进行,根据个体差异尽可能反复多做,逐渐增加次数,关键是坚持锻炼,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四、科学训练的原则;在讲训练原则之前有必要先了解机体的供能系统:不同的供能方式起着不同的作用。
1)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时间短,效率高,一般维持时间5一8秒,依靠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供能。像举重、投掷、100米以内的短跑项目都是以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为主;
2)乳酸能供能系统:供能时间维持2一3分钟,分解葡萄糖和肌糖元生成三磷酸腺苷供能,同时产生乳酸,乳酸在肌肉中堆积,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导致运动能力下降。例如4—6组的重复力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