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针刺治疗面瘫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ppt

简述针刺治疗面瘫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述针刺治疗面瘫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试讲人 陶 静;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诊断、鉴别及辨证分型 四、治疗 五、注意事项 六、调摄护理 ; 1.掌握面瘫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针灸处方、配穴及方义。 2.熟悉面瘫的病因病机,针刺操作方法;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 3.了解面瘫的概念;面瘫的其他疗法,面瘫的注意事项。;一、面瘫概述; 面瘫,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居多,无明显季节性,绝大多数为一侧性。部分患者起病前1-3天有同侧乳突耳区疼痛。常在清晨起床时发现闭目不全,口角歪斜,并迅速达到完全性面瘫。 ; 表现为:面部麻木,病侧面部肌肉松驰,纵缓不收,口眼歪向健侧为主症。是中医疾病中“口僻”的习称,如治疗不当可留下后遗症,(瘫痪肌肉的挛缩、面肌抽搐或连带运动)并影响容貌。 ; 另外,面瘫又可能是一些危急生命的神经科疾病的早期症状,如脊髓灰白质炎或Cuiilian—barre综合症,如能早期诊断,可以挽救生命。针灸治疗面瘫历史悠久,效果肯定,疗效多在90%以上。;定义: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又称为口眼歪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最常见于贝尔麻痹(bell palsy)。 ;西医范畴; 2.面神经在面神经管的主要分支 (1)岩大神经: 支配泪腺(自膝状神经节处分出); (2)镫骨肌神经: 支配镫骨,收缩耳膜(膝状N节与鼓索之间分出); (3)鼓索神经: 支配舌前2/3味蕾及下颌腺分泌(在面神经出茎乳孔上方约6mm处分出)。; 3.现代病因病理: (1)一过性免疫功能低下时,由单纯疱疹病毒或面神经附近组织有炎症改变(如中耳炎、牙病、腮腺炎),引起导致面神经炎变,水肿尤以茎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发生神经传导失常、麻痹引起肌肉失用。 (2)物理因素:受凉后面神经的营养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 ;二、面瘫的病因病机; 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筋肉纵缓不收。 正如《灵枢·筋经云:“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 周围性面瘫包括眼部和口颊部筋肉的症状,由于足太阳筋经为“目上冈”,足阳明筋经为“目下冈”,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筋经功能失调所致。 ; 在面部循行通路:“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还唇,下交承浆,却循颙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 口颊部主要为手、足阳明手太阳筋经所主。 所以,口歪主要系该三条筋经功能失调所致。病变日久,筋络失养,可出现面部筋肉挛缩拘急,发生“倒错”现象。;三、面瘫的诊断、鉴别 及辨证分型;(一)症状 1.发病突然,常于夜间发病。 2.患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 3.食物停留于患侧齿颊间。 4.患侧耳后、耳下、面部疼痛,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或伴有流泪、流涎。;(二)体征 1.额纹变浅或消失。 2.眼睛闭合不良,眼裂变大。 3.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4.人中沟歪、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5.蹙额、皱眉、吹口哨、鼓腮困难。;; 1、风寒证有面部受寒史,一般无外感表证。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证继发于感冒发热、中耳炎、腮腺炎之后伴有耳内、乳突轻微作痛,口干小便黄,舌边尖红,苔黄腻,脉浮数。;四、面瘫的治疗; 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筋经。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太阳经为辅,初起取患侧穴,后期可双侧取穴。;风 寒:大椎、风池加灸; 风 热:大椎、曲池、合谷、刺络拔罐; 恢复期:足三里加灸。; 不能抬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人中,颔唇沟歪加承浆,味觉消失舌麻加廉泉,目合困难加鱼腰、申脉。;刺法: 攒竹、阳白均向鱼腰部透刺。 面部腧穴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加灸法。 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 在恢复期,肢体远端的足三里施行补法,合谷、昆仑行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泻法。;药物疗法: 强的松,地塞米松配合葡萄糖静滴。 低分子右旋醣酐改善微循环。 大量B族维生素及三磷酸腺苷、肌苷等。 理疗或封闭疗法 手术治疗;水针方法:用维生素B1100毫克或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