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复习试题:河南省浚县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教版].doc

复习试题:河南省浚县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试题:河南省浚县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教版]

2011——2012年度浚县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申利峰 审核:邢素霞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摔题)两部分,共1OO分。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周本纪》说周人先祖公:“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以上材料说明 A.农耕社会重视农业就能得天下 B.重视农业是夏周兴起的重要因素 C.夏周为重农抑商政策之滥觞 D.农耕社会帝王亲耕垂范才能兴国 2、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公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班固这两段叙述我们可以看到怎样的历史概念? A.因果概念,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 B.时序概念,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 C.变迁概念,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政治特征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 D.证据概念,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实证 3、魏国李悝(或李克)首倡「尽地力之教」,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关于上述记载,下列各项解释何者较适当? A、盗贼现象的普遍出现,反映出战国时期国家权力的衰弱 B、当农民生产失调、生计无着之时,转而成为盗贼 C、李悝努力地维护封建秩序,因而夸大盗贼问题的严重性 D、李悝尽地力之教,强迫农民生产,引起农民反对而为盗贼 4、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关于其经济发展不正确的是 A.江浙地区犁耕技术后来居上 B.可见到精美瓷器青瓷、白瓷、唐三彩 C.海上陆路两条丝路均有拓展 D.凭票异地取款的金融业务形式出现 5、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这现象表明:??(??? ) ?A.宋代经济繁荣人民富庶????? ?B.宋代贵族门阀制度松动 ?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D.宋代君主制制度强化 6、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农民以棉纱抵税 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7、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地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交给义庄,以接济族人。这表明 A.重农思想影响工商业发展 ?B. 宗族在古代有存在的必要性 C.租佃经营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D. 清代土地公有制缓慢发展 8、.魏国在魏文侯时,相国李悝曾开创平籴(指官府在丰收时用平价买进谷物,以待供不应求时卖出)办法,认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汉书·食货志》)。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当时形成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 B.李悝重视农业生产与民生 C.体现了官府与大商人的博弈 D.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的影响 9、.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10、晚清福州文人郭柏苍在《沁泉山馆诗》中写道:“年来通商号令行,穷黎遍享茶山利。高阜小邱(丘)恣铲除,百万赠田(即山田)一朝弃。”从中可提取的信息不包括 A.大批农民弃农经商 B.农民种茶收入增加 C.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D.商品经济渗透到农村 11、北戴河会议后人民公社化掀起高潮全国出现了26000个人民公社,公社拥有一切私有财产如土地房屋和牲畜,只是家庭结构没有被摧毁,一家人继续一起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到-----底全国有74000个公社,公社下级组织生产大队的核算和分配权力加强。 A.1957年 B. 1958年 C. 1961年 D. 1965年 12、1945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围绕国民政府的改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