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试题:福建省泉州现代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至必修二第三单元)[岳麓版]
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
1..A.B.C.D... 20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排在前的,如果1年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应是A.??B.、新宪法 ?C.??D.、.6..C.土地私有 D.商品经济的发展
8...A.福建当地人谋生困难 B.闽商控制金融领域 C.商品经济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2.13.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表1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状况
行 业 1912年 1920年 平均年增长率(%)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509564 1598074(1922年) 12.1 机器面粉业 华商厂产量(万包) 1966(1913年) 8316(1921年) 19.8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38 1680 36.7 电力业 华商厂发电容量(千瓦) 12013 29602 11.9 机械采煤业 华商矿产量(吨) 416558 3279757 29.4 表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 )
①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②重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③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④民族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界,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说明开平煤矿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C.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D.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英国对华贸易国华商品不适应中国消费求20......下列对以蒸汽机和电力为代表的两次工业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铁路时代”
C.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社会生产力D.互联网等通讯方式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26.
材料一 16世纪和17世纪华南地域社会转型时期,粤闽交界因“山贼”“海盗”和“倭寇”空前活跃,而引致地方动乱的严重情势,乡村聚落出现了明显的军事化趋势,以宗教组织和民间神祭祀为核心的乡村社会组织重新整合……该地区“乡无不寨,高墙厚栅,处处皆然”的乡村景观。
——摘编自陈春生、肖文评《聚落形态与社会转型:明清之际韩江流域地方动乱之历史影响》
材料二 民情强悍,好勇斗狠,嗜利轻生。乡村聚族而居,烟户繁密。明末海盗纵横,民多筑围建堡以自卫,久而乡无不寨,高墙厚栅,处处皆然。其弊也,莠民藉以负固,敢于拒捕抗粮。官吏捕为难,半由于此。
——摘自冒澄《潮牍偶存》卷一
材料三 明、清两代,有些商业市镇、手工业市镇以及手工业——商业市镇,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城市经济职能都超过了作为传统政治中的县城,甚至府城(包括州城),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当时全国著名的四大镇,河南朱仙镇和湖广汉口镇地当交通要道,发展为商业市镇;江西景德镇和广东佛山镇以陶瓷、铸铁为基础,形成为著名的手工业市镇。……《广阳杂记》即记有:“天下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可见其经济地位已与府城、首都齐名。再如芜湖米市、无锡布市、南浔和盛泽丝市、清江浦、淮安、济宁及其张秋镇、武清的西河务和天津等,实际上都已成为当时的商品交换中心城市。
——摘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
材料四 下表是1851年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统计数据:
国家 英国 比利时 法国 德国 城市化率 50% 20% 42% 35%
——根据人教网材料整理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就业机会较多。在“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下,英国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大量涌向城市,促进了英国城市化。……到了1860年,城市化程度提高,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涌入英国的城市,有德国人瑞士人法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