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试题:第6讲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2012《新高考全案》)
必修1 第3单元 第6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 )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解析]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福州、上海不仅交通便利,而且自然资源丰富,因此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掠夺原料,倾销商品。A、B均不是主要目的,而C主要出现于《马关条约》以后,故选D项。
[答案] D
2.(2010年济南模拟)下面漫画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揭示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
A.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签订的
B.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C.清政府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政权
D.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主题的把握能力。图中的“平等谈判”是关键信息,它恰恰揭示了这一条约的不平等性质。
[答案] B
3.(2010年盐城模拟)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B.黄海战役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役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在1894年的黄海战役中,邓世昌指挥军舰与日军作战壮烈牺牲。
[答案] B
4.“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 回答本题要注意提取信息:这个条约使中国打破了和外国在通商方面前习惯,特别是行商的作用削弱,所以应该是指《南京条约》签订后出现五口通商,列强逐渐操纵、控制了中国市场。
[答案] A
5.纪念碑、纪念馆是历史事件的生动再现,下列纪念碑、纪念馆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抵制西方文明 B.发展资本主义
C.反对封建统治 D.反对外来侵略
[解析]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和黄海海战都是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本质都是反对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答案] D
6.(2010年长春模拟)某檄文写道:“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全输之倭奴。”该檄文与下列哪次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结局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 从材料中的“台民”“台湾,……全输之倭奴”等信息,可以判定此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根据《关马条约》,台湾被日本割占。
[答案] C
7.甲午中日战争中,农村教师阎世开拒绝为日本侵略者带路,表示“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屈膝人,”这一现象( )
①表明抗战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②体现了阎世开的民族气节 ③表明清政府能动员民众抗日 ④反映出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情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③明显错误可排除;材料中不能体现“广大民众的支持”,排除①。
[答案] D
8.(2010年杭州模拟)世纪之交,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活动。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合流形成“救国热潮”。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关键词的外来诱因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 注意时间限制是“一百年前”,鸦片战争距今160多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距今130多年,抗日战争距今70多年,甲午中日战争距今100多年,故答案为D。
[答案] D
9.(2010年辽宁锦州质检)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这样报道此前两天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对于该报道,合理的看法是( )
A.记者之言,不足采信
B.大体可信,尚需其他方面资料佐证
C.新闻报道,可以采信
D.站在西方立场贬低慈禧,很不真实
[解析] 从历史史实来看,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义和团和清军进攻了各国驻京使馆区,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照旧承认清政府的统治,因而慈禧在这样的场合有此言论大体可信,但也不完全排除西方的贬低因素,需要有其他方面资料来佐证。
[答案] B
10.一个侵略者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庄严华贵之区,且曾为高贵朝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颈动脉狭窄介入诊疗指导规范.pptx VIP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六单元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人教部编版 (共14张PPT).pptx VIP
- Unit 8 Colours(Wrap up and assessment) 表格式教案 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pdf
- 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中级)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独立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案.pdf VIP
-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pdf VIP
- A319销钉工具查询举例.pdf VIP
- 酒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docx VIP
- 美国杜邦VORASURF™ DC 193 Additive MSDS英文报告.pdf
- 全回转施工简述--宜春推介会.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