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和油条在一起.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和油条在一起

和油条在一起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在餐馆,大酒店吃饭都是家常便饭,但我一直认为无论是特色小菜,还是豪华大餐,都不及一种最传统的滋味,那就是儿时吃的油条。 我是在上海的老弄堂长大的,每天早上都会被收旧物品的铃声吵醒。在家门口的三轮车左转,出了大门第二条街就是个菜场。几乎每次出门,我都会吵着闹着缠奶奶到菜场去买油条。冬天也就罢了,夏天蔬菜摊上全是苍蝇,摊主时不时不耐烦地往菜上扇几下,路过肉摊则会闻到一股腐肉的味道。门口就是各种小吃的天下,走近了,就嘈杂起来,传来的叫卖声别有一番风味,吸引附近的人不惜踩着污水把各摊头围得水泄不通,其中卖油条的摊头尤其热闹。摊主不慌不忙地把面团揉捏,拍打,拉,绕,叠,晾,最终投入沸油中,滋地一声响就热闹起来。摊主的这十八般武艺,我怎么也看不厌。当摊主用铁夹子把那金黄冒油的油条拎起时,油条是最脆的时候,听那折成两段的清脆声就知道。接过用薄薄的白塑料袋包着的两截油条后,手就热了,那绝不比前一阵流行过的双节棍差。把沾油的袋子撩到一边,就一边闻着香,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了。别人都说真正的中国四大发明中有臭豆腐,那么第二个就是油条了。 浦东改造后,弄堂周围的百年老店很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而那个菜场却消失了。原先的场地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黑乎乎,铺着菜根菜屑的地板成了水泥地,亮堂多了。但诸如油条之类的小吃也消失不见了。 难得有一回探望母校,发现附近一家小店对面有许多流动摊贩排满了一条街,也是各种各样的小吃。每个人都捧起一个早就锈了的铁锅,里面盛着沸腾的油,不停地叫卖,有大饼,麻花,棉花糖,生煎,油墩子,还有油条。这时我早已被灌输了许多卫生理念,只能在一旁用眼和耳品尝。那十八般武艺,不论看着听着,还是一样干净利索。 更多的平民化的东西已经在逐渐消失了。然而,弄堂,铃声,三轮车,锈铁锅和油条是那么令人怀念,他们在我的记忆中活灵活现,一直陪伴着我。 选自《朝花》第十七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