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高一年级期中测试卷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诗中悲凉的意味。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今天,编者如果学着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在题诗中写下这样两句: )
A.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 《劝学》是其开篇之作.
B.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曾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C.韩愈字退之,河南人,人称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B.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C.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C.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释:解除束缚
D.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曾经
10.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而耻学于师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不拘于时,学于余
1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渔樵于江渚之上”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犹且从师而问焉 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2—13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师说》)
12.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三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Ⅱ
二、14、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3分,共9分)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糖尿病健康宣教.pptx VIP
- 22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OCR).pdf VIP
- 体育旅游与户外运动.ppt VIP
- 2024凉山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发挥平台企业引领作用,促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试题及满分答案.docx VIP
- 公司科技发展战略规划.pdf VIP
- 音乐小酒馆创业计划书.pptx VIP
- 1.1.1认识“几个几”相加(课件)2025-2026学年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pptx VIP
- 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劳动力计划安排及保证措施、方案.docx VIP
- DB62 692-2001 电石(碳化钙)运输组合包装袋.docx VIP
- (2025)保安员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