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三阴三阳的位序与《伤寒论》六经“开、阖、枢”.docVIP

医学论文-三阴三阳的位序与《伤寒论》六经“开、阖、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论文-三阴三阳的位序与《伤寒论》六经“开、阖、枢”

医学论文-三阴三阳的位序与《伤寒论》六经“开、阖、枢” 【摘要】?   六经“开、阖、枢”理论为《伤寒论》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结合前人经验对《伤寒论》三阴三阳的位序特征进行了诠释,对六经“开、阖、枢”提出个人的见解,并从气化角度借助“开、阖、枢”理论对六经生理病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深化对伤寒六经的理解。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 时位辨证   Abstract: The openingclosingpivoting theory on the six meridians is one of the difficult points in the study of Shang Han Lun (Treatise on Cold Diseases). The authors give an explanation on the space and time differentiation of threeyin and threeyang as well as theopeningclosingpivoting theory based on the predecessors experience, and then analyze th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xmeridian disorders.   Keywords: Shang Han Lu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ixmeridian; space and time differentiation   《伤寒论》“三阴三阳(或称六经)”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至今对其本质的研究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拟结合个人对三阴三阳位序的理解,谈谈对六经“开、阖、枢”理论的认识。   1? 对三阴三阳位序的思考 ???   三阴三阳是古人对阴阳的一种分类法。《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其分类的基础和依据则是“气有多少,异用也”。三阴三阳既有阴阳气的多少之异,又各有表里之分(《素问·至真要大论》)。诚如张景岳所谓:“太阳为开,谓阳气发于外,为三阳之表也;阳明为阖,谓阳气蓄于内,为三阳之里也;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也;厥阴为阖,居阴分之里也;少阴主枢,居阴分之中也。开者主出,阖者主入,枢者主出入之间。” ???   《伤寒论》将三阴三阳与经络、脏腑、气血相结合,用于外感病6个不同生理病理阶段的病机概括。《伤寒论》并未明确提出六经的“开、阖、枢”理论。本说导源于《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柯琴和陈修园等医家用“开、阖、枢”来比喻伤寒六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机转,对理解外感病的疾病规律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对于六经的位序,历代医家却避而不谈。 ???   笔者近来读民国彭子益老先生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对其所谓“六经乃六瓣之一橘”之说,深以为是。三阴三阳均内合于脏腑,故六经均有其里;三阴三阳又均外连有经脉,故六经亦均有其表。同时,太阳主外,统一身之营卫,为“六经之藩篱”,故六经之表又统于太阳;少阳枢转表里脏腑阴阳之气,为沟通六经表里脏腑之间的通路,习称“半表半里”,为六经之“枢”;太阴通过口鼻通于外,纳化水谷,外邪入中首当其冲,称“三阴之表”,为六经在里之屏障。   2? 解读六经“开、阖、枢”   2.1? 辨开阖? 开阖思想源自《周易》。《系辞》曰:“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辟即开也。《系辞》认为,坤阴的功能是收敛包容,主入内,乾阳的功能是开放行动,主外出。开阖是从两种不同角度来比喻太阳与阳明及太阴与厥阴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说文》谓“开,张也”,作为“开”的“太阳”、“太阴”,指的是二者在生理上通达于外,与外界相通,宜开不宜闭的生理特点。如太阳主司卫表,司汗孔开合,汗孔开则卫阳始布,肌表方煦;太阴通过口鼻通达于外,水谷清气等入里方能生化,始能成形。阖,《说文》谓“闭也”,作为“阖”的“阳明”、“厥阴”,指的是二者闭合、闭藏、内敛的生理特点。如阳明之气内肃,始能温运太阴,腐熟水谷;厥阴闭藏于里,方能生化少阳,枢转阳气。证之病理,则正好相反,“开”闭则为病,“阖”开则生乱。 ???   “开阖”的“开”另有开始之义。如《后汉·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有开方有合,这样开阖便有先后之分。“太阳”、“太阴”均为“开”而通于表,故虚邪贼风之至,往往首先为病,所以临床上三阳病多始于太阳,而三阴病则多始于太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