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 教材精讲.docVIP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 教材精讲.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 教材精讲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 教材精讲 【字词综合运用】   (1) 注音   缥缈(piāo) 笼罩(lǒng) 鲛人(jiāo) 疏星(shū)   (2) 形似字区别   (3) 多音字辨析   (4) 解词   天河——银河的通称。晴夜高空,呈银白色带状,形如大河,所以称天河。   鲛人——神话传说中住在海底的神人。   笼罩——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也作飘渺。   定然——必定。   闲游——闲暇时刻外边随便走走。 【重点难点讲解】   1.《天上的街市》   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奇特的想像,描绘了神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2.《静夜》   作者通过对月光、松树、疏星、天河、白云这些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表达了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1)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联想?二者的相似点是什么?   《天上的街市》本诗有3处运用了联想手法。第一处(第1节):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空间上:远远的;特征上:明;数量上:无数。第二处(第2节):由明星联想到街灯。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数量上:无数;特征上:亮。第三处(第4节):由流星联想到牛郎织女的灯笼。二者之间的相似点是发亮而且流动。   (2)《天上的街市》诗的后3节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   “定然”与“定”都表示断定的语气。所描绘的事物明明都是出自于想像的,作者却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这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使我们读后也同样受到鼓舞和感染。   (3)《静夜》的结构是怎样的?   本诗的结构和《天上的街市》极相似: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转而进入想像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神往!诗人由眼前的淡淡月光和点点星光以及村外的松林自然联想到广袤的宇宙,生发无尽的感慨。   (4) 如何理解全诗最后一句“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这可以说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诗人在描写静谧安宁的夜景基础上生发无穷的想像,似乎要把读者的心胸与视野带入神奇奥妙的星空去一看究竟。但“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开的心神收拢回来,但是,激动、亢奋的心又怎能收得回来呢?已想到了很远很远——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这一句是极好的证明,诗人的想像已穿越了茫茫海雾,想像着有位“鲛人”立在岸边,是伤心,是喜极而泣抑或是无穷的思念,诗人进入了更明慧的生命沉思,诗行间流露出一种感伤的情怀。 【课文背景知识】   (1) 作家作品   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21年回国,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从事新文学活动。其他著作有:诗集《星空》、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2) 背景知识   《天上的街市》、《静夜》这2首抒情诗,作于1921年,收入郭沫若早期第二本诗集《星空》。诗人之意并不在于具体地描绘现实,而是抒写诗人对美好未来的理想,以唤醒人们对不合理的现实世界的不满。那时国内黑暗的现实,使他对“五四”以后祖国的美好憧憬归于破灭,陷入了“深沉的苦闷”,“五四”过后的革命低潮给诗人带来内心的寂寞与苦闷。《星空》中虽然有对黑暗现实的愤恨,对未来开拓者近代劳工的期望,但就大多数篇章来讲,失望感伤的情绪占据着主导地位。由过去追求自由和光明的热情,变成了对缥缈的星空的探索,悲观的色彩胜过了乐观的色彩,而这一切,都是“五四”运动后的低潮在诗人身上的投影。 课文结构分析】   (1) 层次结构   《天上的街市》   第一部分(第1节),人间的街市。   第二部分(第2节),天上的街市。   第三部分(第3节),浅浅的天河。   第四部分(第4节),在天街闲游。   《静夜》   第一部分(第1节),静谧安宁的夜景。   第二部分(第2节),在写景基础上引发对星空的无尽遐思。   (2) 中心意思   《天上的街市》呈现的是一幅“平和洁净”的理想境界。诗人由地上到天上,由景物到人物,在现实中苦闷彷徨,把目光投向那虚无缥缈的星空,幻想出神异的景象。描绘出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抒写了诗人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   《静夜》作者通过对月光、松树、疏星、天河、白云这些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表达了对于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 写作特点   《天上的街市》语言简洁、明快并富有节奏感。运用想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