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共生空间的演化理论 Evolutionary The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Symbiotic Space.pdfVIP
-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共生空间的演化理论 Evolutionary The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Symbiotic Space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年第23卷 第7期 V01.23No·72013
.扯
·/、
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 生空间的演化理论
张智光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从产业一生态复合系统的视角研究人类文明演进与生态安全变化的一般规律。现有相关研究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
“质变”边界、如何克服人与自然“二元分立”理论的局限性、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尚有缺陷。为解决这些问
题。根据人类文明史和共生理论.将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的已知类型拓展成完整的模式谱系。由此揭示出人类文明与生态
安全演化的本质属性:共生属性。为进一步论证这一论断。由共生关系谱系分别推演出人类文明的产业属性、科学属性和生态安全属
性等。研究表明。人类文明的演进包含以下几个阶段:本色文明I即原始文明、采猎文明、天然生物文明),黄色文明(即农业文明、人
工生物文明)。黑色文明I即传统工业文明、天然化学文明),青色文明(即新工业文明,包含人工化学文明、天然和人工物理文明),绿
色文明{即生态文明、后工业文明,包含防病式和健康式绿色产业文明.或天然和人工超生物文明)。其中。生态文明是从产业偏利共
生向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演进的模式。它使生态安全达到稳定的健康状态。是一种比新工业文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最后。将以上成
果在产业一生态二维共生空间中进行集成,构建出完整的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椭圆演化模型。该模型深化和发展了环境库兹涅茨
理论。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类文明;生态文明;生态安全;共生理论;产业一生态复合系统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人们并没有对自然资 观点,并正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鉴于以上背景,近
源的有限性、环境的制约性和生态的脆弱性给予足够的重 年来关于人类文明演进的研究都与生态环境及生态安全
视。文明的不断进步极大地刺激和鼓舞了人类改造自然、 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目前已形成了对人类文明发展阶段
进军自然和征服自然的信心,加速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 划分的共识,即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
和经济繁荣的步伐,但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污染加重、资源 业文明等阶段,并正在向生态文明阶段演进。但是,关于
消耗加速、生态平衡破坏等惨重的代价。随之而来的是大 人类文明各个阶段,尤其是生态文明阶段的本质属性,以
自然的“报复行动”:自然灾害频发、自然资源耗竭、生物 及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演化规律,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
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荒漠化加剧、臭氧层破坏、全 认识。本文依据共生理论,将自然科学和经济管理理论相
球气候变暖、新疫病爆发等等。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人 结合,从系统哲学的高度探讨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的共生
类发展的矛盾逐渐突出,人们不得不开始考虑人与自然的 空间演化理论。
协调发展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
1 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演化的本质属性:共
论,到2l世纪初提出的低碳经济理论,都标志着人类已经
生属性
对自身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意识到生态安全的
威胁,为此提出了全新的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模式和 1.1现有研究的分析
绿色行动纲领。当今中国也十分尊崇绿色哲学和绿色文 关于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演化的研究,目前所存在的
化,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 问题及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收稿日期:2013—03一02
作者简介:张智光,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林业与环境经济系统工程。
基金项目:国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隧道仰拱组合结构的现场试验研究 Field Test Study on Composite Construction of Tunnel Invert.pdf
- 隧道修复方案中结构安全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s for Structural Safety of Tunnels under Repairing.pdf
- 隧道内地铁列车局部阻力系数的数值模拟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ocal Resistance Coefficients of Subway Trains Moving in Tunnels.pdf
- 隧道内整体道床的破裂原因分析及整治 Analyses of the Cause for the Fracture of Monolithic Concrete Bed in Tunnel and Treatment Measures.pdf
- 隧道冒顶塌方的结构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措施 Structur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for Roof Caving Landslide in Tunnels.pdf
- 隧道原位扩建CD工法地表沉降预测研究 Predicting Tunnel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Induced by In-Situ CD Expansion Construction.pdf
- 隧道变形预测的灰色与回归模型对比分析 A Comparison between Grey and Regression Model for Tunnel Deformation Prediction.pdf
- 隧道噪声的调查与分析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unnel Noise.pdf
- 隧道围岩挤压变形预测方法研究 Research on Prediction Method for Squeezing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of Tunnel.pdf
- 隧道土建结构数据分类与编码研究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Data of Civil Work Structures of Tunnels.pdf
- 人类承载力K值影响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K Value of Human Carrying Capacity.pdf
- 人类活动对黑河水文过程的影响分析 Analysis on Hei River's Hydrology Process Influence occurred by People's Activities.pdf
- 人行悬索桥抗风性能改善措施研究 A Study on Improving Measures for Wind-Resistance Stability of Pedestrian Suspension Bridge.pdf
- 人行道设计建议——以南京市相关调查为例 Suggestions for Pedestrian Lane Design a case study based on investigation in Nanjing.pdf
- 人行道行人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Research on Methods of Assessing Pedestrian Level of Service for Sidewalks.pdf
- 人造轻质土在高等级公路上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Man-Made Light Soil in High Grade Highway.pdf
- 什么是航运金融.pdf
- 使用Fluent软件的螺旋桨敞水性能计算和考察 Calculation of propeller open water performance by CFD software FLUENT.pdf
- 使用GAO-YONG模型对不可压圆管湍流的计算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compressible Turbulence in Tubes Using GAO-YONG Turbulence Model.pdf
- 使用不同方法对甲醇汽油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的测量 Measurementsof unregulated emissions from a methanol-gasoline blend vehicle using different methods.pdf
最近下载
- 射线检测二级题库1.pdf
- 2025年初中信息技术初二水平会考真题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pdf VIP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doc
- 05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docx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库及答案.doc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半期试卷西师版.pdf
- 2024湖南新华书店集团校园招聘163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 中华慈善总会格列卫患者援助项目再次申请表201412版.pdf
- 2025年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初中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及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