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理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定指标合理性研究 A Study of the Criterion for the Stability of a Tunnel in a Jointed Rock Mass.pdfVIP
-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节理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定指标合理性研究 A Study of the Criterion for the Stability of a Tunnel in a Jointed Rock Mass
现代隧道技术
MODERNTuNNELLlNG
7u
YGOLONHCET究研性理合标指定判性定稳岩围道隧体岩理节 卜,上启H‘I圮‘L鼍’吲7臼7Ko,o。’J工71凡1日7IU、口。=上I—L”yI
文章编号:1009—6582(2012)01—0012—08
节理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定指标合理性研究
张志强 何本国 关宝树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系,成都610031)
摘要隧道围岩失稳模式和稳定性判据一直是工程界争论的焦点,迄今没有科学合理的标准,常以洞周位移
或塑性区经验值作为稳定性判定指标。洞周位移受围岩弹模、隧道形状等因素影响,而且不同部位变形值差异很大,
很难找到统一标准:以塑性区作为稳定性判据优于以位移作为判据,围岩辍性化反映连续介质宏观塑性流动力学动
态.而不能用于量化判定由优势结构面控制节理岩体破坏的隧道稳定性。文章结合细观节理形态和变化,通过UDEC
离散元程序,研究节理岩体隧道失稳模式及量化的稳定性判定指标,探讨了细观结构机制和宏观力学行为关系。结
果表明:f11结构面极大地削弱岩体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结构面变形与强度性质对于隧道稳定性起着关键控制性作
用:f2)节理岩体隧道扰动区可划分为脱落区、张开区和剪切滑移区,其中脱落区表征围岩失稳模式,张开区围岩处于
脱落l临界状态,即塌方潜在区域;(3)剪切滑移区是诱发围岩发生渐进性破坏主因,提出将剪切滑移区作为节理岩体
隧道稳定性判定指标具有严格力学依据,可以定量化评价围岩稳定程度。最后,以在建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为例,对
比了锚杆支护前后力学效应,验证了以剪切滑移区作为节理岩体隧道稳定性判定指标的可靠性、合理性和现实性。
关键词 节理岩体判定指标剪切滑移区 隧道稳定性UDEC
中图分类号:U451+.2 文献标识码:A
各种各样的结构面所切割,这些结构面包括节理裂
1 问题的提出
隙、断层面、劈理、裂缝、软弱层等。优势结构面就是
长期以来,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定没有科学合理 上述各种结构面中按一定优势指标找出的对岩体稳
的方法,常以洞周位移或塑性区经验值作为稳定性 定性起控制作用的结构面,其变形和强度性质远远
判定指标。但是,洞周变形受岩体弹性模量、隧道形 小于岩块,围岩失稳一般都是由于节理面的变形破
状(大小)等因素影响,况且洞周不同部位收敛值差 坏引起的阴。
别很大,很难找到统一标准【1-41。以塑性区形状作为
2 以洞周位移和塑性区大小为判定指
围岩稳定性判据看起来要优于位移标准,围岩塑性
标存在的缺陷
化反映连续介质宏观塑性流动力学动态,适用于均
值岩土体。对于节理破碎岩体,围岩破坏取决于节 目前,通常按洞周位移或围岩塑性区大小对隧
理,往往都是由优势结构面控制。可见,传统经验变 道稳定性加以判别.但由于尚未找到位移或塑性区
形和塑性区分析法对节理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大小与围岩继续破坏之间的定量关系,因而人为因
存在严重缺陷,不够合理和实用15,61。 素影响很大。由此可见.隧道稳定性判据还没有完全
隧道围岩稳定性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其影响 建立,对于节理隧道稳定性的评价标准更应具体化、
因素包括地质结构、地应力、岩体力学性质及工程因 科学化和定量化,为其设计提供理论支持,这也正是
素等。岩体结构控制论认为,岩体是不完整的,它被 本文所要研究的目标.即寻求节理岩体隧道围岩稳
修改稿返回日期:2011-09—13
作者简介:张志强(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绿色就业理论含义与政策效应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Green Job.pdf
- 绿色物流理念下的内陆港选址模型及求解 Location Model and Solution for Inland Ports Based on Green Conception.pdf
- 绿色港口等级评价的有关问题 The Issues Concerned with Green Port Grade Evaluation.pdf
- 绿色汽车维修技术应用 The green car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pplication.pdf
- 绿色环保经济发展与隧道掘进机再制造探析 Analysis on Green, Environment-friendly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Remanufacturing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s (TBMs).pdf
- 绿色铁路旅客站建筑设计探讨 Probe in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green railway station.pdf
-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研究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Green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pdf
- 绿色贸易转型政策框架及“十二五”重点政策探讨 Study on the Policy System of China's Green Trade Transformation.pdf
- 缆索承重桥梁的颤振可靠性 Flutter Reliability of Cable Supported Bridge.pdf
- 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对4种大型水母的捕食行为 Navodon septentrionalis Predation of Four Species of Giant Jellyfish.pdf
- 节约和多元替代是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pdf
- 节能、环保、安全——2010北京车展的技术风向标(上).pdf
- 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估 Index System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pdf
- 芦苇根系对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纵向迁移转化的影响 Impact of reed roots on the vertical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etroleum in oil-contaminated soil.pdf
- 芦苇湿地对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 of reed wetlands to organic pollutants removal from papermaking wastewater.pdf
- 芘污染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D型面盘幼虫发育的影响 Effect of Pyrene Pollution on Development of D-shaped Veliger Larvae of Pinctada martensi.pdf
- 芦苇湿地系统对鸭粪废水中COD的模拟去除及纳污量核算 Removal of COD in duck wastewater and capacity estimation in Baiyangdian Lake based on a simulated reed wetland system.pdf
- 苏北浅滩中部海域春秋季口足目和十足目虾类分布特征 Distribution of Hoplocarida and Decapoda shrimps in spring and winter in the middle area of Subei shoal.pdf
- 苏南地区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衔接战略研究 Integr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Regional and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 South Jiangsu Region.pdf
- 苏州城区能见度与颗粒物浓度和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Atmospheric Visibility and Particulate Mass Concentration as well as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ver Suzhou Urban Area.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