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生理PPT.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生理PPT

Hb与O2的结合和解离的影响因素: (1) pH值和CO2浓度的影响 pH降低或Pco2升高, 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曲线右移;相反则曲线左移。 波尔效应:酸度对氧亲和力的影响。 意义:有利于活动组织从血液中获得更多的O2,也有利于肺泡毛细血管中的Hb与O2结合。 波尔效应的机制: ① pH降低([H+]升高)→与Hb多肽链氨基酸残基结合→盐键形成→Hb分子变构为T型→Hb对O2亲和力降低→ P50增大→曲线右移 ② pH升高([H+]降低) →盐键断裂释放出H+ →Hb分子变构为R型→Hb对O2亲和力增加→ P50降低→曲线左移 2.余气量(residual volume):补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体量。 3.机能余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平和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体量。即补呼气量与余气量之和。 生理意义:缓冲了肺泡中氧和二氧化碳分压(PO2和PCO2)的急剧变化。这样,肺泡气和动脉血液中的PO2和PCO2就不会随着呼吸发生大幅度波动。 4.肺总容量(total lung capacity):肺所容纳的最大气体量为…。即肺活量与余气量之和。 1、每分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每分通气量 =潮气量×呼吸频率 最大通气量:每分钟肺能够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每分最大通气量与每分通气量之差可表明肺通气量的储备力量,常表示如下: 通气贮备量是反映呼吸机能的良好指标,并可 以此判断通气储备能力。 (二)、肺通气量 2.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解剖无效腔或死腔: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停留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部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能参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肺泡无效腔: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称…。 生理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之和。 肺泡通气量按下式计算: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每分通气量与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除以呼吸频率所得的商,即生理无效腔量。 可以导致 呼吸 心跳 骤停! 急 病 创 伤 中 毒 溺 水 触电、雷击 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 : 基本原理:使肺内与外界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 1、负压吸气法 提臂压胸法、压背法 2、正压吸气法 口对口呼吸法          人工呼吸机法 正压人工呼吸 负压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为恢复心跳与呼吸而采取的紧急急救措施。 成功的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 恢复心跳 、呼吸 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 时间就是生命 要尽可能早地进行CPCR,不要因为任何原因而延误复苏时间。 现已证实:“4分钟技术” 4min内50%的存活率; 4~6min10%的存活率; 超过6min者4%的存活率; 超过10min存活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由于心肺复苏的对象是人,所以复苏医学不能仅局限于纯粹的医疗技术,更是一门人文与伦理科学;在实施CPR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对生命的高度珍惜与敬畏。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至高无上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不能复生! 震级现修订为8.0级(列度翻了两倍) 人工呼吸 : 給予氧氣 胸部按壓 : 送出血液 开通气道——压额抬颌法 ---下颚前推法---仰头抬颏 人工呼吸---口对口 人工呼吸—700-1000ml/次 12-15次/分 口对口呼吸 口对鼻呼吸 气囊-面罩呼吸 口对面罩呼吸 正压人工呼吸频率 T-组合复苏器:每分钟 40 ~ 60 次 时间就是生命!!心搏骤停留给我们的抢救时间,只有短短的8~10分钟,称之为“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 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按压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近年来主张放松时间稍长于按压时间; 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按压频率 80~100次/分钟。 按压深度 成年病人4~5cm,5~13岁3cm 婴幼儿 2cm 思考: 1 .影响肺气体扩散的因素有哪些? 2.通气/血流比值偏离正常范围对肺气体交换有何不良影响? 3.比较空气、吸入气、肺泡气、呼出气的CO2、O2分压有何不同,解释其原因。 在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发生在两个部位: 一是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称肺换气; 另一是组织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称组织换气。 经肺换气与组织换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