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湿环境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热湿环境PPT

* 各种得热进入空气的途径 潜热得热、渗透空气得热 得热立刻成为瞬时冷负荷 通过围护结构导热、通过玻璃窗日射得热、室内显热源散热 对流得热部分立刻成为瞬时冷负荷 辐射得热部分先传到各内表面,再以对流形式进入空气成为瞬时冷负荷,因此负荷与得热在时间上存在延迟。 * 得热与冷负荷的关系 * 得热与冷负荷的关系 冷负荷与得热有关,但不一定相等 决定因素 空调形式 送风:负荷=对流部分 辐射:负荷=对流部分+辐射部分 热源特性:对流与辐射的比例是多少?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蓄热能力如何?如果热容为0呢? 如果内表面完全绝热呢? 房间的构造(角系数) 注意:辐射的存在是延迟和衰减的根源! * 得热与冷负荷的关系 冷负荷的本质是通过某个设定温度下整个房间的热平衡算出来的,综合了各种因素作用的一个综合值; 与得热不同的是,不存在灯光造成的负荷、人员造成的负荷……的概念。例如冬天室内有可能是热负荷也有可能是冷负荷,而灯光和人员有降低热负荷的影响,也可能是导致冬季还有冷负荷的原因,但只有跟围护结构散热综合起来才能得到负荷; 当室内空气参数在改变的过程中,负荷还受空气与家具、内壁面热容的影响。 * 室内表面与空气的热平衡关系示意 * 室内空气的热平衡关系(空气参数恒定) 排除的对流热=室内热源对流得热 +? 壁面对流换热+渗透得热 * 室内热源对流得热 室内热源总得热= 室内热源对流得热 +向室内表面的长波辐射+向室内表面的短波辐射 * 壁面对流得热 通过围护结构的导热量 +本壁面获得的通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 = 壁面对流换热 +本壁面向空调辐射板的辐射 +本壁面向其他壁面的长波辐射 +本壁面向热源的辐射 Qwall,cond * 房间的显热冷负荷 房间的各种得热 得热和冷负荷 的差值 房间空气热平衡的数学表达式 对长波辐射项进行了线性化而导出 得热定义与实际 传热量的差值 二者之和就是从壁面实际获得的对流热量 * 讨论:采用辐射板空调的负荷 在室内空气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辐射板空调的负荷比送风空调负荷大还是小? 以夏季为例 外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降低 ——导致室外向室内传热增加 室内表面(家具、墙面)温度降低 —— 空调系统需要带走的热量增加 结论 辐射板空调的负荷偏大 * 总负荷 室内空气参数变化时,采用“除热量”来描述需要排除的热量。显热除热量为: 总负荷与除热量 总负荷=热源总得热+窗总得热+渗透风得热+墙体实际传热 * 第三类边界条件: 太难求解了! 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原理介绍 非均匀板壁的不稳定传热: 其中内表面长波辐射: 初始条件: * 负荷计算法 当量温差法 谐波分解法 反应系数法 谐波反应法 冷负荷系数法 冷负荷温差法 1946 USA 1950s USSR 1967 Canada 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原理介绍 目的:使负荷计算能够在工程应用中实施 发展:由不区分得热和冷负荷发展到考虑二者的区别 * 稳态算法 不考虑建筑蓄热,负荷预测值偏大 动态算法,积分变换求解微分方程 冷负荷系数法、谐波反应法:夏季设计日动态模拟 计算机模拟软件 常用的负荷求解法 * 稳态算法 方法 采用室内外瞬时温差或平均温差,负荷与以往时刻的传热状况无关: Q=KF?T 特点 简单,可手工计算 未考虑围护结构的蓄热性能,计算误差偏大 应用条件 蓄热小的轻型简易围护结构 室内外温差平均值远远大于室内外温度的波动值 * 稳态算法举例: 北京室外气温和室内控制温度比较 * 两种积分变换法 反应系数法(冷负荷系数法): 任何连续曲线均可离散为脉冲波之和。将外扰分解为脉冲,分别求得脉冲外扰的室内响应,再进行叠加 ? 室内负荷。 对应离散系统,拉普拉斯变换转化为Z变换 谐波反应法: 任何一连续可导曲线均可分解为正(余)弦波之和。把外扰分解为余弦波,分别求出每个正(余)弦波外扰的室内响应,并进行叠加。 * 设备使用1小时的室内负荷响应 得热:Q(t)--输入干扰 负荷:CLQ(t)--响应 反应系数法原理图示(1) * 设备使用2小时的室内负荷响应 反应系数法原理图示(2) * 设备使用10小时的室内负荷响应 反应系数法原理图示(3) * 反应系数法 反应系数的大小即反应了某一项因素对某时刻负荷大小的影响程度。 反应系数为0~1,相当于影响为0~100%。 内外扰的处理 内扰采用冷负荷系数 日射冷负荷采用冷负荷系数 围护结构传热采用冷负荷温度 * 内扰冷负荷 Qcl(?) = HG(?0) Ccl (? - ?0) HG(?0)为内热源散热量 Ccl(?- ?0)是冷负荷系数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