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硬齿猕猴桃平地越夏光合相关能力之表现-core.pdfVIP

不同海拔硬齿猕猴桃平地越夏光合相关能力之表现-core.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海拔硬齿猕猴桃平地越夏光合相关能力之表现-core

興大園藝 (Horticulture NCHU) 32 (1) : 13 - 27 2007 -13- 不同海拔硬齒獼猴桃平地越夏光合相關能力之表現 范 耀 驊 1) 倪 正 柱 2) 關鍵字:獼猴桃、光合作用、氣孔導度、耐熱 摘要 :平地栽培不同海拔族群之野生硬齒獼猴桃(Actinidia callosa var. callosa)後 裔之葉片夏季同化能力趨勢大致相同,固定老葉光合能力隨時間推移而逐漸下 降,恰成熟新葉光合能力則不因測量日期而改變,顯示季節的改變對光合能力的 影響不如葉片年齡的影響大,光合能力的強弱在不同族群間的差異不明顯,族群 內實生苗間光合能力差異反而較不同海拔族群間差異顯著。 硬齒獼猴桃實生苗夏季光合能力與葉片溫度相關性低,但與氣孔導度的相關 性高,不同成熟度的葉片均呈現相似的結果。由相關曲線顯示,氣孔導度小於 0.2 mol·m-2 -1 ·s 即能抑制植株的光合能力,這顯示在夏秋高溫季節,植株氣孔能正常 開放者,同化能力就相對較高。栗園地區採集之硬齒獼猴桃後裔中,不乏夏季日 間氣孔導度大、光合能力強之植株,但外觀性狀卻呈現葉片小、側枝短而多等不 耐熱性狀之意義為:高海拔植群並非真的不耐平地夏季高熱,葉片無法蓄積同化 產物,而是植株被夏秋高溫所干擾,同化物多直接利用而不儲存,導致秋梢競相 萌發,養分競爭的結果,產生大量短而小的側枝與新葉,使植株外觀呈現近似不 耐熱的表徵。 1)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研究生。 2)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教授,通訊作者。 -14- 前 言 一、高溫對植物體外觀的影響 對於溫帶果樹而言,即使精準的確定作物冬季需冷性的多寡並栽植於冬季低溫足以打 破休眠所需之地區,也不能保證作物可以正常越夏,特別是來自高緯度或是高海拔的作 物,將之移往低緯度、低海拔地區栽植,勢必面臨夏季高溫期拉長的問題,由高緯度移出 之作物還需額外面臨秋冬季日照時數較原生地區長的問題,這種溫度與日長增加,不僅使 果樹真休眠的反應延遲且休眠期拉長 (Weinberger, 1954) 、呼吸作用的耗損增加、花芽數目 下降 (Brown, 1958) 、蓄積養分的能力減弱,且可能造成生長季熱害。以一般植物的生長曲 線來說,環境溫度在低溫範圍內 (0-15℃) ,隨著溫度提高生長速率增加十分快速,超過 15℃,生長即趨緩並呈穩定的增長,直到達到一個最適點,超過最適點,就引起生長速率 的下降,當溫度接近死亡點( 50℃左右)時,生長降低的更快。由於高溫通常伴隨著烈日 一起出現,熱以輻射的形式進入植物體內,使葉溫迅速上升,若葉溫已高出最適生育溫度 5℃,植物體即開始產生熱逆境(Klueva et al., 2001) ,並呈現一種或一種以上的代謝失常之 現象 (Vierling, 1991) 。如果逆境是輕微且短暫的,傷害可能是暫時的,且當逆境解除時, 植物可恢復;如果逆境相當嚴重,會使植物無法開花結果或產生種子,甚至導致死亡。在 熱逆境下的作物會產生數種生理及形態改變,以應付惡劣的環境,形態上的改變是直接提 高植物耐熱能力、降低細胞因抵抗熱害所產生生理損耗的最有效演化過程,形態上的適應 方法如 C4型禾草類葉片沿著長軸轉曲以減少光線直射;葉表面產生反光的茸毛、角質和 蠟質來反射表面光線,或甚至產生較小、但是有裂痕的葉片直接減少和光線接觸光線的面 積,並同時能降低水分經由蒸散作用而散失的速率來降低熱傷害。 Rundel (1980)研究 C3 和 C4型草類植物在夏威夷分佈之情形,發現 C4草類在較溫暖、乾燥和海拔低於 1400 m 較佔優勢,而較濕冷和海拔高於 1400 m之地區,C3草類較佔優勢,但不論 C3或 C4型 植物,其光合作用均會受高溫之抑制而減緩(Berry and Bjorkman, 1980b) 。 二、高溫對植物體內部結構的影響 極端溫除了影響植體外觀結構,也會影響內部細胞之完整性,傳統看法認為,高溫對 大多數植物的限制是由酵素不可逆的變性所導致,雖然酵素的功能確實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近日則認為生物膜性質改變才是高溫傷害的主因。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