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法研究-基础工业工程PPT
第二章 方法研究;本章重点:
掌握工作研究实施程序
程序分析符号及分析技巧
掌握工艺程序图、流程程序图、线路图、线图、人机操作程序图、联合操作分析图、双手操作程序图的绘制方法,并能进行综合分析。
掌握动素符号及动作经济原则。;;工作研究简介;方法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方法研究的目的;;;;;;;;;第三节 方法研究的基本步骤;● 提问技术(5W1H);分 析 与 考 查;● 程序分析概述
● 生产流程分析
● 工艺流程分析
● 业务程序分析;第四节 程序分析;程序分析概述;程序分析概述; 一个不忘——不忘动作经济原则;生产流程分析;生产流程分析;工 艺 流 程 分 析;业 务 程 序 分 析;业 务 程 序 分 析;业 务 程 序 分 析;业 务 程 序 分 析;一、操作分析简述
二、双手操作分析
三、人-机操作分析
四、联合操作分析;● 操作分析的概念 ;● 操作分析的类型;双手操作分析;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二、双手操作分析;三、人-机操作分析;例1、某工人操作一台车床,作业程序及时间值为:
装夹工件:0.5min,
车削:2.0min,
卸下零件:0.3min ,
去毛刺并检查尺寸: 0.5min 。
该车床能自动加工,试绘制出此作业的人机作业图。;例2 对例1中车削零件的改进。
由于人的空闲太多,应采用“5W1H”技术和“ECRS”原则进行分析改进。
问:为什么去毛刺并检查尺寸要在
机器停止时进行?
答:过去一直是这样的。
问:有无改进可能性?
答:有。
问:怎么改?
答:在机器车削下一零件时,可以
去毛刺并检查已车削好的上一
工件。
改进后的人机操作图是右上图。;四、人机操作程序图实例分析;;2、分析和改进。从记录图中可以看到:
布轮的右边完全没有被利用;
布轮左边的利用率仅26%。;改进方法是安装一个简单的夹具——两个金属管子。柱螺栓被装在两个管中,布轮快速地旋转,打光螺栓。;;例2-5 车过轮轴人-机操作分析;四、联合操作分析;;机;改进:9分钟运三箱;四、联合操作分析;● 动作分析的意义与目的
● 动素的名称、定义及形象符号
● 观察与记录
● 动作经济原则;动作分析的意义与目的;● 动作分析的目的;● 动作分析的种类;二、动素的名称、定义及形象符号;● 动素的符号及说明;三、观察与记录;例 钻孔作业;;例 打开啤酒瓶盖;四、 动作经济原则;;;;;實例解析--手部動作(1-3項);改善前;改善後優點:
1.零件箱係為30°之斜度,各種零件接可自動墮送至桌面夾定器邊,免去每次高舉手臂伸入箱中取件之麻煩.
2.兩手係同時向反方向檢取同樣物件,為完全相同之動作,為同時而且對稱,每週程可完成兩件.
3.以木製夾定器完全代替左手「持住」(Hold)之非生產性動作.
4.橡皮墊圈之孔徑比螺栓紋外緣直徑稍小,取出不致於鬆散掉
改善前後比較:
改善前:平均每組件單位時間 0.084分
改善後:平均每組件單位時間 0.055分
節省時間: 0.029分
產量增加率:0.029 / 0.084 * 100% = 34.5%;實例解析--動作級次(第4項);人體之動作可分下列五級:
1.手指動作——級次最低,速度最快,各指動作之速度亦有差異,食指一般均比其他手指快,但中指最有力量.
例:1)將螺帽套入螺栓
2)將手指按下打字機鍵盤
2.手指及手晚腕動作——上臂及下臂均保持不動,僅手指及手腕之移動
例:1)取兩個正待裝配之小零件加以「對準」(Positioning).
2)取某零件在夾定器上對準,在極短距離內.
3.手指,手腕及前臂動作——動作限制在肘部以下,肘以上不動,此動作通常視為不致引起疲勞之有效動作.;4.手指、手腕、前臂及上臂動作——零件物料或工具距離較遠,非第3級動作可達到.必須有「伸臂」之動作.
5.手指、手腕、前臂、上臂、及身體之動作——最耗體力,亦最緩慢
身體之動作已包括了足踝、膝、大腿、軀幹之動作,從實際現象而言,此動作已使動作位置變更.
由以上五級動作加以比較,動作級次愈低,所需時間愈短,所耗體力愈小.換句話說,第五動作為最「不經濟」之動作.;實例解析--動量之利用與曲線及節奏(第5~8項);物体之運動量盡可能利用之,但若須肌肉制止時,應將其減少至最小.
;連續曲線運動較方向突變之直線運動為佳.;動作盡可能維持輕松自然之節奏;實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第9~10項);最大與正常動作範圍全體面積;水平最大與正常動作範圍;垂直平最大與正常動作範圍;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