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泉映月》审美意识及价值成因探微
[摘要] 本文拟根据笔者多年对该作品的演奏和《中国音乐史》《音乐美学》《艺术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体会,从自然美、悲情美、意境美三个层面剖析了这首名作的审美特点,并就作品的成就原因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 二泉映月;审美意识;成就原因
一、“道法自然”之音乐美
以自然为美是该曲审美意识之一。翻开阿炳的艺术人生,可以找到客观的依据:
首先,道家背景是直接渊源。阿炳自幼出自道家,其父华清和是当地有名的道士,其人音乐功底深厚,尤善琵琶,具有较高的道家音乐修养。阿炳自小耳濡目染,接触了道观里的道家音乐,父亲是打开阿炳音乐之门的钥匙,崇尚大道自然的道家音乐元素和道家文化给他的音乐生涯打上了最早的烙印。《二泉映月》这首作品的旋律信手拈来,结构浑然天成,无一不显示出道家音乐强调自然、清静、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
其次,该曲创作浑然天成。祝世匡曾发表过《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即兴拉来的一首曲子,居然成就了今天蜚声中外的名曲《二泉映月》,不能不说是个天大的奇迹。据其邻居介绍,阿炳常拉此曲,似乎道出了阿炳的心事,邻居于是给取名为“依心曲”,阿炳则叫它“自来腔”。从这个录制过程及阿炳邻居和他本人的介绍,不难判断,这首作品的创作和成型完全没有矫情和刻意的构思,而恰恰是阿炳心底情感的涌动和对音乐的直觉意识,是一种道法自然的天籁杰作。演奏《二泉映月》的同行们可能体验到:解读旋律,我们看不到作品有多少花哨的技巧,演奏难度似乎不大,作品用速度极慢的旋律,舒缓的音乐慢慢一层层展开,仿佛娓娓道来,通篇基本上采用一个速度,乍一奏来,似乎平淡无奇。然而,慢慢领会了阿炳的创作背景、演奏手法、审美风格,我们就可以渐渐体会到该曲的妙处:通过不断玩味、体验和日积月累的演奏,我们就能从凄美的旋律中慢慢进入一种深沉的感情世界。作品之精妙就在于从平实的旋律中慢慢呈现出来一种张力,旋律形态的层层深入递进,通过强弱力度的变化、螺旋上升的旋律发展,和阿炳自创的特色演奏手法,作品的音乐形象就像深谷的涓涓细流,蜿蜒汇流,形成大河。阿炳此曲乃出自自身深厚的音乐功底、强烈的真情实感,没有丝毫的矫情,实可谓道法自然也!
二、“凄婉如诉”之悲情美
听完《二泉映月》,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潸然泪下,一跪不起,同时感叹:“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作品之悲情可谓跃然纸上。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各类文艺作品并不鲜见。中国自古有之:东汉蔡文姬之琴歌《胡笳十八拍》“天不仁、地不仁”的呐喊勾勒了一个弱女子心中的悲情;唐代陈子昂“独怆然而涕下”之悲泣铸就了该作名篇的地位;还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剧《罗密欧与茱丽叶》、电影《泰坦尼克号》感人肺腑之悲等等。可见,悲情至美,是诸多经典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二泉映月》作品之悲情意识何以形成?阅读阿炳的坎坷人生,我们不难发现:
阿炳一生命运坎坷,幼年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嫖娼、吸毒的恶习,34岁时双目完全失明。而偏偏又祸不单行,这个时期恰逢日本侵略中国,无锡沦陷,囿于身体的残疾、内心的悲情和无奈可以想见!从他朋友陆墟的描述中我们可深切感受到:“大雪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在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这段描述以景衬托,勾勒了一幅凄凉绝伦的真实画面:寒冷的冬夜、惨淡的光影、落寞的老人、孱弱的背影,悲情已然。通过阿炳常常独坐无锡惠山泉畔演奏《二泉映月》的史实和笔者自身的移情式感受,阿炳内心的悲情可完全窥探,从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演奏技法上略做分析:作品一开始,采用休止符点带动一个下行的旋律性条,宛如作者内心的一声叹息,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命运之叹。紧接着作者通过五次变奏手法,采用抑扬对比的双主题模式层层推进,表现了阿炳内心的翻腾和积愤。整个风格上柔中带刚,情绪激动,音域也罕见地(传统二胡曲把位一般都不高)拓展到了二胡的第五把,音乐对比极为有层次性,音乐情感基调以悲中带愤为主。演奏技法上,颤弓、浪弓、定把滑音等技术的运用,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二泉映月》之悲情意识,也留给我们悲音至美的艺术审美享受。
三、“情景交融”之意境美
意境美的重要特征是情景交融。意境美淋漓尽致地呈现,是该作品审美意识的重要特色。众所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肉搜索”的利弊分析及其伦理规制.doc
- “三动”开新局.doc
- “三网融合”时代下媒介经营与管理.doc
- “三希”离合.doc
- “三重证据法”演绎下的楚辞研究.doc
- “山水”与“现代”:中西方文化表述的糅合.doc
- “山寨”之害.doc
- “闪玩族”玩转周末时光.doc
- “商品画”:须刮目相看.doc
- “生活表演化”与“表演生活化”.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