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品画”:须刮目相看
编者按:“商品画”在艺术品市场几乎是臭名昭著:名画家以其市侩气而嗤之以鼻,购藏者以其低俗而恐避之不及,批评家以其乏味而不屑一顾。然而,“商品画”是否确实如传说中的一文不值呢?本文深入清理“商品画”的含义后,将为购藏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艺术市场观察视角。
为“商品画”正名
以市场取向为特征的“商品画”,一般被认为是技巧成熟、而非探索的;风格平易,而非晦涩的;情调明快,而非低沉的作品。“商品画”名称流行于1993年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之后,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艺术家个人参展为主的中国艺术博览会,为许多“学术型”的当代艺术家们所不齿,艺术博览会便成了所谓“商品画”的集中场所。“商品画”之说,实际上对艺术市场流通的艺术品进行了等级划分:“低俗的、商品的、大众的”――参加博览会者;“高雅的、学术的、精英的”――现身于画廊和拍卖会者。甚至,“商品画”一度成为没有学术性,只能满足普通大众消费需求的“行画”的代名词。
然而,随着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在艺术品市场的空前繁荣和巨变中,艺术的商品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商品画”的意义和价值必须重新探究和检视。
对艺术的评价除了通常所谓的“学术性”标准之外,还有艺术品市场订立的“价格尺度”。将卖价作为艺术品的历史化标志是中国的传统,早在唐代,艺术品市场就被作为衡量艺术家价值和影响度的依据。中国美术在现代化进程中,与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例如“海派”就是以绘画的商品性突出而著称,吴昌硕、任伯年都靠售画谋生,是典型的“商品画”画家,达官贵贾的接受趣味造就了“海派”画家细腻、富丽、精美的特色。再如“京派”的齐白石几乎一生以卖画为业,他定居北京后的变法,正是为适应“商品画”的需要。至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启动初期,其实就是纯粹的“商品画”市场,本来具有现实批判意义和崇高艺术理想的“乡土现实主义” “新古典主义”,在被西方中产阶级赏识并演化为“高级行画”后,成为上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市场的主流。当下正在走红的当代“前卫”艺术,也是被西方艺术市场收编后,日益趋向商品化。
虽然很多画家重视表现个性,不屈就于固有的风格模式,但在艺术商品化条件下,“商品画”道路是其必然的选择。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大部分画家失去了“国家体制”的庇护,生存的压力要求他们必须寻求新的经济赞助人,求得艺术市场和购藏者的接受。所以,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前卫”艺术发展的情形不同,90年代的当代艺术从一开始就与市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包括“新生代” “后89” “政治波普” “玩世现实主义” “新文人画” “都市水墨”以及“观念艺术” “视像艺术” “新媒体艺术”等等,都把目光瞄向了市场。其中,1991年新生代画家刘小东、喻红等参加香港佳士得“中国当代油画拍卖专场”,当代艺术的价值开始为世人关注;同年的“首届中国油画年展”是第一个带有商业操作的当代油画展览,其后举办的三届都与市场相关;1992年的“广州首届90年代艺术双年展”,是以建立中国艺术市场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为目标,确立起积极引入社会资金的全新“中国双年展”机制――“广州模式”。实际上,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兴起以来,“学术画”和“商品画”两套评价机制是并行的,中国当代艺术是扛着学术的大旗走向了市场。
而作为市场购藏者一方,排斥“商品画”是一个相当滑稽的悖论。不为市场生产的纯粹“非商品画”,在中国只有两种:一是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相互酬答和自娱的笔戏,如元代倪瓒“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山水,朱耷“冷眼向天”的花鸟;二是吃皇家俸禄的“院画”(包括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画院画”),如朗士宁等的《乾隆大阅图》,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此外,画家凡进入市场被购藏的,实际上都毫无例外地是“商品画”。
“商品画”和“学术画”的划分,带有经济体制转型状态下中国艺术评价的特色。它既反映着传统“学术评价体制”在失去最高话语权威时的固执成见,也反映着当代画家步入市场的羞怯心理,还反映着艺术市场尚未成熟时购藏者的无所适从。对于购藏者而言,与其“囫囵吞枣”或不知所措,更实际和更实惠一些的做法是掀开罩在艺术品上的学术“红盖头”,直面艺术商品化之后的“商品画”。
“准商品画” “商品画” “后商品画”
画家创作的商品化以及绘画作品成为“商品画”是动态的过程,这里将其解析为“准商品”“商品画” “后商品画”三种状态,分别阐述。
“准商品画”是“商品画”之前的准备阶段。“准商品画”能够被购藏者接受成为“商品画”的前提,是被现有的市场评价体系肯定、被现有的购藏审美模式认可,其途径有二:一是画家对市场的迎合,二是画家对市场的引领。第一种途径是画家积极向现有的市场取向靠拢,所谓绘画创作“从无法到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龙门石窟专栏]龙门石窟古代的保护方法及其借鉴使用.doc
- (弓鱼)国基地出土动物玉雕.doc
- [龙门石窟专栏]天下名窟重洛阳.doc
- [台湾美术馆]流动中的“亚洲现象”.doc
- [吴为山专栏]漫说雕塑之三 西汉魂.doc
- ‘柴窑“宝鉴.doc
- “2009北京•中国历代纸币展”综述.doc
- “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的国家收藏研究”国家年度课题“课题报告”之一:中国美术馆的雕塑收藏(二).doc
- “70后”艺术2007年的市场新热点.doc
- “7501毛瓷”:中日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