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柴窑“宝鉴.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柴窑“宝鉴   一、标本的特征和来源   隐迹千年的柴窑,海外华人珍藏一枚。藏品保存完整,造型古典优雅,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豆青釉,滋润细媚,宛若碧玉。釉面已无火光,更加显得宁静与素雅,充分展现出中国古瓷工艺对玉质釉的无上追求。   2. 器内底部有若隐若现,似花非花,釉色自然流动的细纹(似蚯蚓走泥纹)。   3. 全器釉面不开片。   4. 底足粗壮,厚实。外底露胎处有黄土色的护胎釉(芝麻酱色护胎釉)。   5. 手掂时有重感。天气寒冷时,手持此器观赏,肌肤与釉面接触处有湿润、流汗的奇观,大有“眼瞅疑似玉,肌触汗若珠”的实感。   6. 器底有“?s”字宝迹。在“?s”字上方和下方有极难辨认的“郭”字和“置”字升华后残留的部分隐影,可见款识为“?s ”字(整个款识应为“?s ”置或“郭?s ”置)。   “郭?s”为中国五代后周世宗皇帝。郭荣原名柴荣,因其姑母无出,他从小过继到姑母家。他的姑父名郭威,故柴荣过继之后改姓“郭”,史称“郭荣”。在郭荣皇帝乘鹤仙游后,后人为纪念郭荣皇帝在中国陶瓷制造史上的精美杰作,将他生前置办的瓷器用其原姓“柴”字来命名,统称为“柴窑”。所以,笔者将该枚瓷器命名为“柴窑青瓷无开片圆碗”。   柴窑传世极少,几乎遁迹离俗。“物以稀为贵”,后世收藏爱好者也极力追捧柴窑,柴窑被放在宋代著名瓷器之首,尊列为“柴,汝,官,哥,钧,定”。时至今日发稿前为止,尽笔者之所力,在索查到的一切公开的报道文献中,无一例有关于“郭?s 置”款识的柴窑实物报道。故,任何带有“郭?s” 置款识,或“?s”置款识,或任何带有“郭?s”两字款识,或“郭”字款识,或“?s”字款识的柴窑传世瓷器仅此一件(以此杜绝任何仿制品)。   这件藏品曾为一著名的欧裔家族收藏和传世(马来西亚砂拉越的首位英籍酋长:詹姆士布洛克家族。该家族从1841年至1946年,统治过砂拉越长州达一个多世纪,并在1891年建立了东南亚最古老、最好的博物馆。据传该件藏品最早来源于或被发现于当地土人的“长屋”)。      二、柴窑与中华古文化   大凡爱好茶道之人都具有一些仙风道骨,后周郭荣皇帝也一样。史籍有记载,郭荣皇帝年轻时曾经营过“茶货”贸易[1],而且“略通书史黄老”[2]。在他骑鹤仙游之后,在民间被后世尊封为道教的财神之一“文财神―柴荣”。足见其在世时与中华道教文化的历史渊源。   道教是唯一在中国本土产生、成功发展,并历经数千年的古老宗教。它主要以“天”与“地”为参研对象,探索着人与神之间的演绎文化。力求为人世间的帝王将相和普通百姓,尝试着长生不老之术。道教尊奉老子为宗主,并以《道德经》为传颂最高经典,集中华古老文化的思想之大成,渊博而精深。道家更将黄帝与老子联称,建立有“黄老”之学。故 “黄老”二字成为道家的代名词。   郭荣皇帝将道教的文化成功地应用到柴瓷上,主要体现在瓷器釉色的表现艺术上,即釉色的选择和搭配。   中华古老文明《周礼》明示:“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这也是后世“苍天、黄土”思想的由来。再翻开《说文》,《广雅》可见:   “苍”――草绿,草青色也,代表着天色。天给万物以生命,是父亲的颜色。   “黄”――黄土色,代表着大地。大地滋养着万物,是母亲的颜色。   我们再把目光回视到本文中的“柴窑”实物标本之上(柴窑青瓷无开片圆碗):   1. 温润如玉的豆青釉,淡雅地呈现着典型的“草青色”,从而巧妙地利用了瓷器釉色文化表达出远古中华礼仪中的苍天色。   2. 在瓷器底部的露胎处涂有土黄色的护胎釉,呈示出大地母亲的黄土色。   3.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令人诧异的是,整个器物外底部露胎处都为土黄色釉,然而在器底的中心有一“鸡心状”突出,点缀的却是天青釉色。这是否代表着在黄土地上的“中央天子”?更令人惊奇的是,围绕“天子”有一周圆环,为土黄色的护胎釉保护。这“圆环”也是否曾意寓人类生命的天地循环,脉脉相息,永永久久之意?   4. 碗中的内底有若隐若现釉液流动的细纹(似蚯蚓走泥纹),犹如蛟龙畅游于天地之间,赋予整器以生命力。   中华古文化的“道教”精髓,追求的正是这种天、地、人、神的合一,小小的一件柴窑瓷器将其淋漓尽致地“一碗达境”(“一网打尽”谐音),令本文作者由衷感叹,柴窑的特征应是:   “上青天,下黄土,中神龙,人长久”。      注:本文的观点和内容受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任何个人或团体,如未经著作人授权许可,不得转抄或摘录;更不得使用本文的观点或摘用部分内容,从事有关的商业经营活动。      参考文献:   [1] 陶岳(宋).五代史补(维基文库 修订于2009年2月19日).   [2] 欧阳修(宋).新五代史.周本纪第十二(国学网站独家推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