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门石窟专栏]龙门石窟古代的保护方法及其借鉴使用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石窟文化繁荣发达,石窟寺数量众多,很多石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些石窟能够保存至今,和古人的聪明才智以及保护措施密不可分,本文以龙门石窟为例,说明古代石窟保护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这些方法在现代石窟保护中的借鉴和使用。
关键词:龙门石窟 保护方法
古人开凿石窟、雕凿佛像,不仅是要做功德和祈福,更重要的是要弘扬佛法、广传佛教,使石窟造像能传之后世、万代永存。基于此,睿智的先人们在石窟开凿之初,就巧妙地将保护措施隐含在其中,以求他们开凿的石窟能够延续万代,长久地保存下去,这在全国很多石窟中都能够找到例子。本文就龙门石窟为例,来谈一谈古代石窟的保护措施及其对现代石窟保护的借鉴意义。
一、采用穹隆顶防止洞窟坍塌
任何一个洞窟,开凿后都不希望坍塌,因此,设计者首先要考虑其结构的稳定性 。开凿在砂岩岩体上的石窟,如云冈石窟、大足石窟、巩县石窟等,洞窟中会有中心柱,中心柱在结构上起到增加石窟稳定性的作用。而龙门石窟的石窟群,由于开凿在中厚层石灰岩山体上,岩石结构较为完整,抗折断力学强度好,因此,在开凿时没有机械地沿用中心柱,而是采用穹隆顶的方法来解决洞窟稳定性问题,龙门石窟大多数洞窟都是这种形式的洞顶。这种圆拱形窟顶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圆拱支撑方法在我国古代应用广泛,隋代的赵州桥就是很好的例证。当然,龙门石窟除了穹隆顶这种做法以外,也有采用平顶的洞窟,如万佛洞,万佛洞是中型的洞窟,尽管采用了平顶,保存依然完好,这要得益于石灰岩良好的抗折断性。龙门石窟无论大小洞窟,都没有中心柱,事实也证明,这种没有中心柱的洞窟,由于岩石的力学强度好,足以支撑窟顶的重力,也不至于坍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2 开凿排水沟
石窟开凿在山体壁面上,遇到降水,山坡地表径流汇集后就会沿石窟面下泄,长年累月的雨水冲刷必然会破坏洞窟。水对石窟的危害巨大,古人也有共识,因此,重要的洞窟在开凿时就修建了排水沟,如奉先寺。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完工于公元675年,是“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的国家级的工程,其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首屈一指。因为其规模太大,没有采用洞窟的形式,而是采用了像龛的形式,这样既避免了由于窟顶跨度过大造成的不稳定,又体现了大像龛的雄伟,但这种设计同时又有一个问题,就是山坡洪水会冲刷到雕像,为了避免遭受山洪冲刷,设计者在像龛顶部山体上修建了两条排水沟,呈“人”字形,用于收集、排泄坡面汇集的雨水。奉先寺的排水沟是在上世纪70年代被清理出来的。1977年,对奉先寺古代排水沟作了整修,经过清理、整修以后,一千多年前的排水工程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8年,在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与一道桥沟之间发现了4个开凿于唐开元时期的小洞窟,编号为新1~新4。其中新2、新3窟窟顶、窟内及窟前均发现有排水工程。新2窟的排水工程包括窟顶两条排水沟和地面排水沟;新3窟窟顶发现有人字形排水沟,窟前地面发现一条挡水堰和一条排水沟。这种组合式排水系统的出现,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3 修建防雨窟檐
防雨窟檐的形制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开窟时先开凿窟檐,在窟檐内开凿洞窟,窟檐不做任何装饰,深度一般在0.5m以上,这种形制是唐代盛行的做法。龙门石窟很多大型洞窟如东山四雁洞、二莲花洞、看经寺、擂鼓台中洞,西山的双窑、万佛洞等都采用了这种形制,有效地保护了洞窟外壁的雕刻。第二种是在外壁上部雕刻出仿木屋檐形制的窟檐,这种窟檐较浅,深度在0.5m以内,如唐字洞和石窟寺等,多为北朝洞窟。因屋檐较浅,没有多少实际的保护作用,更大的用途是装饰作用。第三种是在洞窟外架设雨篷,架设雨篷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外壁上部开槽,将石板嵌入槽内,为外壁面遮蔽风雨。这种做法在龙门石窟很常见,多数是一些小洞窟,现在雨篷多数已经不存在,仅存一些嵌槽,作为推测其曾经架设过雨篷的依据。除在洞窟架设雨篷外,一些露天的碑刻题记,也做了雨篷,如东山擂鼓台断头崖上方雕刻于北宋政和5年(公元1115年)的“王忠等题记”,尚存有雨篷,雨篷外角高挑,略仿屋檐。这也是目前龙门石窟唯一一处保存下来的雨篷实例。不过,架设雨篷不能主观认定是开窟时的设计,也有可能是后代采取的保护措施。
二、石窟开凿后历代的保护措施
龙门石窟开凿以后,历代佛教兴盛时期,对石窟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
1 修建窟檐
为了保护洞窟和雕像,后代人给洞窟做的保护措施之一就是修建木结构的窟檐。现在能够看到曾经修建过窟檐的窟龛有奉先寺、潜溪寺和看经寺,都是大型的洞窟。
奉先寺是唐代开凿的大型窟龛,工程设计合理,具备一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弓鱼)国基地出土动物玉雕.doc
- [龙门石窟专栏]天下名窟重洛阳.doc
- [台湾美术馆]流动中的“亚洲现象”.doc
- [吴为山专栏]漫说雕塑之三 西汉魂.doc
- ‘柴窑“宝鉴.doc
- “2009北京•中国历代纸币展”综述.doc
- “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的国家收藏研究”国家年度课题“课题报告”之一:中国美术馆的雕塑收藏(二).doc
- “70后”艺术2007年的市场新热点.doc
- “7501毛瓷”:中日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doc
- “ArtDeco装饰艺术”的历史与发展.doc
- 2025年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德阳科贸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德阳科贸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德阳科贸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附答案.docx
- 《微信危机公关案例》课件.ppt
- 2025年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最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