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而幸 妙趣横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幸而幸 妙趣横生   上海博物馆有一件非常有趣的青铜盘一春秋子仲姜盘,此盘山西出土,它的奇妙之处在于盘底的雕刻饰物可以360度旋转,妙趣横生,这在诸多青铜盘中还是仅此一例。   盘为贵族生活用品,在西周至战国时期比较流行。又为专用盥洗礼器,盥洗时需与?F(读yí)配合使用。盘以盛水,固三上注水。二者合并称为“?P?F”或者“???F”。关于使用时的情形在《礼记?内则》中有清楚记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即盥洗时用?F浇水洗手,下面用盘接住流下来的水。河南省博物馆青铜器馆内有一则展示盘?F使用方法的示意图,清楚地再现了盘?F在当时的使用方法。   这件子仲姜盘通高18厘米,直径45厘米,重12.4公斤。折沿,浅腹,圈足,体形较大,器壁厚重,风格质朴浑厚。在盘口两边有对称的一对宽厚高耸的附耳,盘外壁饰有兽目交连纹。盘腹两边还对称装饰一对卷尾曲角的龙,其一对前爪紧攀口沿,后爪紧攀盘腹,龙头耸出盘沿,探视盘内。而在其有圈足的盘底铸有三只卷尾作爬行状的老虎,其侧身与圈足边缘相接,背负此盘。此盘最为绝妙之处在于盘内所铸31个水生动物,其中有11个是圆雕,可在盘底作360度旋转,其他20个是浅浮雕。这31个装饰物在盘内排列成5周,中心是一只圆雕的雄性水禽,头上有冠,将其围着的第一周是浮雕的两只青蛙和两只乌龟,相互交错。第二周是圆雕的4尾鱼。第三周是浮雕的4只青蛙和4只乌龟,交错排列。第四周是4只圆雕雌性水禽,头上无冠。第五周是7尾浮雕的鱼和4只圆雕作蹲伏状的青蛙,同样是交错排列,其中一只青蛙遗失,其旁边有铭文。这些水生动物的平均长度只有6.5厘米,俨然一幅水族图,其种类之多为青铜器装饰中所少见。而圆雕和浮雕的同时运用,将立体和平面巧妙结合,丰富了视觉变化。可以想象,当使用者在盥洗时,水从手上流下,冲击到盘内的小动物上,这些动物随机不停旋转,这是多么奇妙悦人的一件事。值得注意的是,其装饰所刻划的龙、虎、水禽等图案与西周时期的礼器风格有很大不同,由狰狞变得调皮可爱,继承了西周晚期青铜器“玩器”的风格,可以说其标志着春秋早期一种新的礼器文化风格的正式形成。   此种高难度的铸造工艺是怎么完成的呢?上海博物馆的触摸视频向我们解释了这一器物铸造的玄机。原来,在它的盘内有垂直的支轴,与盘底连成一体,支轴上端为蘑菇形,在上面嵌套水禽和游鱼的圆雕,中间保持一定的空隙,水禽和游鱼就可以在上面作360度的旋转了。这种工艺在铸造时需要相当高的技巧,既不能让支轴与圆雕相粘连,也不能让圆雕从支轴上脱离。关于这一点,马承源在其为子仲姜盘所撰《跋子仲姜盘》中讲到:“在合范浇注铜液时,轴和盘插进只能保留一层的极薄的泥料,在铜液高温作用之下如何保持泥料敷填物不脱落变形和较薄的盘心不漏水,实在是高难度的技术问题。”而盘内缺失了一只青蛙,从断点上观察,正好就证实了马承源先生的论断。   在盘内铸有铭文6行33字:   佳(唯)六月初吉   辛亥,大师乍(作)   为子中(仲)姜沫   盘,孔硕虐(且)好,   用祈眉寿,子子   孙孙永用为宝。   大意是:在六月初辛亥这一天,一位官职为大师的贵族为其夫人仲姜作此盥洗用的盘,盘大且好,用来祈求长寿,子子孙孙要永用为宝。其铭文书体工整,文字精练简要,学术研究价值极高,弥足珍贵。   子仲姜盘是我国驻外机构整整追踪了9年的两件国宝之一,后来在澳门出现,之后又由香港太阳集团董事会主席叶肇夫先生收藏。1994年由国际刑警组织协助,国家得知子伸姜盘在香港的消息,国家文物局穆星星总经理在香港渣打银行的会议室见到了此盘,但无法确认其价值,于是请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和副馆长汪庆正到香港,对此进行鉴定。二位专家到达香港后,子仲姜盘的收藏者叶肇夫先生在办公室接待了他们,并亲自拿出此盘请他们观看。当时盘上的泥土还在,也没有经过处理,但铭文清晰。看过之后二位专家颇为惊喜,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青铜盘。而盘的种种特征显示着是从内地流出的。在二位专家连连称赞之下,叶肇夫先生就请马承源先生为此盘写了个跋。之后的几年,马馆长对此盘一直念念不忘,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上海博物馆为了迎接香港回归要举办一个大型展览,想借此盘来内地展出,马馆长遂致信叶肇夫先生表明此意。之后收到其回信说:“上博要求展出此盘,我是同意的,其实这件东西你们不用借了,我打算送给你们上海博物馆。”这个回复让马馆长欣喜不已,立即回信表示感谢。   1997年7月11日,上海博物馆举行了子仲姜盘的捐赠仪式,叶肇夫先生当时说,自己并不是收藏家,子仲姜盘既然是国宝,就要回归祖国,不能再流失出去,自己只是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帮朋友完成了任务。叶肇夫先生的慷慨和他的爱国之心令人佩服。那么既然有盘,就必定有?F,?F在何处呢?叶肇夫先生也没见到过。后来马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