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哥斯拉》到《2012》
[摘 要] 享誉全球的好莱坞大导演罗兰#8226;艾默里奇是众多响应“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大师之一。他的灾难电影有强烈的生态警示意义,通过电影,人们认识到忽视大自然的规律,将严重破坏生态,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其引发人们不断思考人与自然、人与整个地球乃至宇宙的关系。
[关键词] 灾难电影;生态警示;警示
随着机械化大生产时代的到来,生产力大大提高,人类放弃了原始的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状态,自诩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开始一味地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然而随着土地沙化、森林消失、污染严重以及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并引发重大自然灾害等问题出现,人类的生存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生态危机导致的直抵心灵的恐慌和忧虑使西方电影人渴望通过影像的力量唤起人们生态意识。
享誉全球的好莱坞大导演罗兰#8226;艾默里奇是众多响应“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大师之一。罗兰被称为“灾难片之王”,科幻与灾难是他最钟情的题材,其灾难片――《哥斯拉》《后天》《2012》――提供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满足,更主要的还以宏观视角将人类置身于整个宇宙生态的大环境,同时又深入到个体的精神领域来探讨人作为自然体的困境,表现其在灾难来临时的自省,不断引发人们的思考人与自然、人与整个地球乃至宇宙的关系。
一、对科学技术的反思
科技曾经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文明成就。在科学诞生的初期,它代表着人类对大自然无穷的好奇和向往,同时也是人类追求美好与幸福生活的基础。然而,自19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并不都表现为正确认识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在很多情况下,却表现为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透支甚至耗尽自然资源。工业和科技文明对自然的破坏,在20世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于是,带给人类巨大力量的技术手段,也正在成为人类破坏环境、颠覆自然秩序所要遭受报复的重要原因。基于此,众多的影视文学作品向科学技术发出了强烈的质疑和激烈的批判。
罗兰#8226;艾默里奇的电影《哥斯拉》表达人类科技文明这把双刃剑,人类引以为豪的科技文明正在把人类推向灭亡的主题。怪兽哥斯拉是核辐射酿造的仅以鱼肉为食的巨大爬行动物,只因需要产卵而非主动地侵入了人类的地盘,动物是无辜的,就像温室效应一样,都是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恶果。用科学家尼克的话说,“它并不是准备攻击你的敌人,它只是一个动物。”明明只是动物的本能,繁殖、捕猎生存,但却被作为地球统治者的人类所坚决不许。《哥斯拉》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人类为剿灭怪兽所作的各种应对,直升机、高架炮、高端机枪、防护面具、鱼雷、全副武装的特种人员,还有高层与智囊团的商讨和指挥,种种形象与情节所指向的却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原始生物。哥斯拉在现代街道上奔逃,在城市高楼间躲避,在索道大桥上穿跑,哥斯拉如同一个代表大自然向人类进行报复的英雄,蔑视一切人类文明,所到之处皆为废墟。影片让人类在虚拟的真实中饱尝了核试验的代价。一方面是尖端科学技术酿造的错误,人类自己在接受惩罚,而另一方面却没有从惩罚中反思,而是走得更远,运用同样高科技武器虐杀灭绝非人类的生物。这里科技与人类是强者的代名词。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使人类能够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的有效工具,也是人类能力和物种优长的有力证据。但是,科学技术的无限发展绝对不能置身于被监督的范围之外,因为失去了监督、批判和制约的科学技术,就像失去监督、批判和制约的权力一样,肯定会失控,肯定会走向科技专制和疯狂,带来的可能是给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种群的灭顶之灾。就像影片《哥斯拉》结尾所预示的那样,人类自以为能够借助技术力量彻底清除异己,却没想到其中一颗哥斯拉的幼卵在炮火中躲过一劫得以幸存,这正是自然世界强大的生命力的象征,也是对人类不能反思自我的报复。
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一) 现实和理论背景
《后天》于2004年全球上映,在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的同时,不禁使得人们联想到了2004年发生的众多气候灾难:在这一年的大西洋飓风季节里,共发生了15次热带风暴,包括6次强飓风,其风速接近每小时180公里。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在短短6个星期的时间里遭受了4次飓风登陆的破坏,飓风和引发的海啸造成的损失超过250亿美元。而现实生活中,美国政府却接二连三地否决针对呼吁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理由是“《京都议定书》会给美国造成4 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减少490万个就业岗位,却并未对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出限制”。但事实是,正是因为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排放了全球80%的温室气体,才获得了现在几十倍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收入,才创造了全世界的夏季温度纪录屡创新高的现象。
《后天》以直观明快的方式把当前人与自然的恶劣关系摆到人们眼前,引起了人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