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讽刺艺术风格
摘要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通过多层面的讽刺策略,在对立的结构中对真相、崇高、救赎和自由等宏大叙事话语进行解构批判,而温情主义的结局又消解了艺术批判的深度,好莱坞的大众文化消费模式最终构成了艺术对现代社会与艺术自身的双重消解。
关键词 电影艺术;讽刺叙事;现代性解构
由弗兰克?达拉邦特导演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讲述20世纪40~60年代末,在一座名叫肖申克监狱里发生的故事,围绕新囚犯安迪、老囚犯雷德、由狱长诺顿等人,呈现了一幅美国监狱的多维图景。《肖申克的救赎》发行不久即获奥斯卡奖7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的影片、好莱坞最有气势的十大巨片之一,1995年该版获得全美影带租售冠军。除却商业成功以外,影片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人生思考,从艺术表现方式来说,我们必须承认“讽刺”的多层面运用是该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
一般讽刺在叙事作品中以3种方式出现:作品的语言中、作品的事件中、或者作者的观点中。再进一步可以把讽刺分成四类:(1)语言讽刺。即说反话;(2)情境讽刺或命运讽刺,这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在表象与事实之间制造的反差:其二是叙事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希望某件事会发生,结果相反的事却发生了;(3)戏剧性讽刺,即故事与读者期待视野之间形成反差;(4)语调讽刺,即叙述者以一种语调方式暗示所指与能指的分裂。
一、影片中运用的语言讽刺
如典狱长诺顿引用圣经语言教导囚犯:“我是世界之光,跟随我的人不会行于黑暗,还会拥有生命之光。”而实际上,在他管理之下的肖申克监狱罪恶累累,他加给狱犯的只有更深的黑暗。在实行狱外计划时,诺顿口口声声自称这是“一个真正的、有进步意义的服刑和改造。我们的服刑人员,被正确的监管的服刑者,将走出高墙,为各种公共服务进行劳动。”他的话中反复强调“真正、进步、有意义、确实”等崇高的概念,而其真实的动机只是满足个人的贪婪。而承包商为了保护自己的生意不被诺顿抢走,采取了贿赂的方式取悦诺顿:“尝一下我太太特意为你烤制的馅饼吧,然后再考虑一下。”这里,表面上是温情的友谊,而实际上“馅饼”之下掩盖着肮脏的交易内幕。这样各自冠冕堂皇的能指语言与追求私利的所指之间形成了鲜明对照。语言讽刺的刀刃凸显出其内在的锋利。此外,像影片中喜欢鸡奸男犯的三恶徒命名为“三姐妹”,专横跋扈的守卫队长哈雷被捕时,叙述者黑人瑞德形容其“哭的像个小姑娘”,老布鲁克斯上吊自杀前在旅馆屋梁上刻下“布鲁克斯?哈特兰到此一游”等等,都具有非常明显的“言此意彼”的讽刺意味。
二、影片中情境讽刺或命运讽刺运用
影片开头是庄严的法庭庭辩,一边是主人公安迪对谋杀妻子和其情人罪行的苍白无力的辩解,一边是起诉律师滔滔不绝、言之凿凿、气势逼人的有罪推理,从表象上看,一系列证据链均指向了安迪,而事实上雄辩的律师和庄严的法庭共同将无辜者的命运推入有罪的深渊。
除了主人公安迪外,影片中其他人物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命运的讽刺:瑞德在狱中努力改过,希望能获得假释重回社会,然而自由的希望接连破灭,当他被“体制化”而变得只适应狱中生活时,却意外获得了假释的自由;老布鲁克斯在拘禁生命的狱中呆了一辈子,当他刑满出狱重获自由时,却无法面对与从前迥然不同的世界,他甚至想到以再次犯罪的方式入狱,但终因“太老了”而只能以自杀了结残生;典狱长诺顿处心积虑,一边以狱犯的救赎者自居,一边压榨狱犯做着大肆敛财的勾当,然而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三、影片中的戏剧性讽刺
影片中有两个戏剧性讽刺的例子,其一是安迪在户外工作时,偶然听到监狱守卫长哈雷谈及遗产继承的收税问题,就大胆地去为哈雷献计避税,安迪此举在瑞德等人看来是极度危险的“自杀”之举,然而最终安迪却戏剧性地为每个同伴赢得了3瓶啤酒,让他们饱享“自由”的愉悦。其二是青年汤米是主人公安迪帮助的对象,安迪帮助他取得了中学文凭,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然而由于他对安迪案件的线索了解,最终却因安迪要求重新调查自己案件而遭典狱长阴谋杀害。前一个戏剧性讽刺令人会心一笑,后一个戏剧性讽刺则令人唏嘘不已。影片就整体叙事结构来说,就是巨大的戏剧性讽刺,以救赎者自居的诺顿等人终遭覆灭,而安迪、瑞德则在自己的努力下终获自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柔弱胜刚强”的戏剧性讽刺,这种讽刺在观众那里得到深刻的两相对照,从而超越了故事角色的视角限度,使影片意味深长。
四、影片中巧妙的语调讽刺
《肖申克的救赎》的主叙述人是瑞德,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肖申克这个特殊监狱环境中的黑人,一方面他缺乏系统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又深谙监狱的环境,对人性的特点、监狱的潜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