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亚莲 辽宁省委党校 马克思收入分配公平观与我国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
第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征文
马克思收入分配公平观与我国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
胡亚莲
(辽宁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沈阳 110004)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已由过去的平均主义开始转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公平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我国现阶段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要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的目标,也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关键词:马克思 公平观 收入分配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针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并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我国现阶段,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了在现阶段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公平理论为指导,不能离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谈收入分配的公平,也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谈收入分配的公平。因此,今天我们重温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公平有关论述,对于我们在现阶段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调整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扩内需、保增长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观点
关于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马克思虽然没有做专门的论述,但马克思是在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按劳分配思想进而涉及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在《资本论》、《论住宅问题》、《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对社会公平尤其是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有过许多论述。马克思的收入分配公平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不是永恒的,是随生产力和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公平观作为不同阶级或利益集团对现实分配关系与自身利益关系的一种评价,在不同的社会形态所体现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是随着生产力决定的经济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利益集团和阶级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适用于一切社会发展阶段的永恒的公平观。“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阶级的公平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平的封建制度。……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是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1〕(P310)“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但是,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够劳动较长的时间。因此,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但是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3〕(P21-22)马克思在指出劳动者在体力上和智力上的差异的同时,还指出了劳动者家庭情况的差异。“一个劳动者已经结婚,另一个则没有;一个劳动者的子女较多,另一个的子女较少,如此等等。因此,在劳动成果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到的比另一个人多些,也就比另一个人富些,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4〕(P22)但是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的阵痛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在马克思看来,这种按照劳动者的劳动进行的“平等的”分配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事实上的不平等。虽然是对资产阶级公平分配观的否定,但是,它还带有资产阶级公平分配观的烙印。因为等量劳动互换的公平分配观体现的“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法权”,即资产阶级公平分配观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它在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中以等量劳动相交换形式表现出来。
上述观点表明,公平总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永恒的、绝对的、抽象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能够实现的社会公平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即既能够反映群众的要求,又是在今天的条件下能够逐步达到的公平。在我国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即必须从这一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客观实际出发。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过程中,保证全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都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种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的公平,也是一种“形式上平等”,“事实上不平等”,即相对意义上的公平。一方面它必须承认由于各个人的天赋和能力不同,分配的结果是有差异的;另一方面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