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藏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周江)精选
浅析藏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四川民族学院旅游系2009级本科一班 周江(2009411097)
【摘要】藏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积淀了藏族人民独特的古文化精粹。藏戏以其丰富的剧种和流派,使其在琳琅满目的中外民族戏曲艺术中独树一帜。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采取措施使藏戏在新时代条件下得以保留、创新、弘扬和传承,这对于整个藏区乃至整个民族文化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藏戏 措施 创新 弘扬 传承
引言
2012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十二五”纲要第43、44条明确提出“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任务。藏戏作为中外戏剧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如何使其创新、弘扬和传承,对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藏戏的起源、特点,指出了藏戏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
一、藏戏起源于石器时代,多元文化使其丰富
藏戏的表现形式具有氏族社会生活特征。在白面具戏中,象征渔夫或猎人的开场人物“温巴”其面具用白羊皮做成,粗犷、简陋,其腰围围一圈绳穗,绳穗用花色牦牛毛织成,它的伴奏乐器有也只有一鼓一拔。据考古证实,鼓是人类最早使用乐器之一,鼓舞也是人类最早舞蹈之一。原始人类祖先在狩猎时以木棍或石头敲击树干,借以驱赶猎物。藏戏中有许多围圈舞蹈表演,演员围成一圈背面向观众,弯腰弓背趋向圆中心,这正是原始祖先人们围着篝火的巫术仪式或围着被捕猎物庆祝时的欢舞形式。藏戏中温巴手拿彩箭,甲鲁手持竹弓等也反映了这一点,因为弓与箭发明和使用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它是人类向前迈了一大步,由此出现了人类对弓与箭的敬仰和崇拜。藏戏中有鹿戏、牦牛戏、猴子舞、蝎子舞等。据人类学阐释:某一部落的食物来源为某一动物,那么这一动物便成为其养育者,人们也就把这种动物与自己看作为存在一种血缘关系。藏戏这些舞蹈就是藏族穿戴这种动物全身的“假形”的面具演变而来。由此可推,藏戏萌生于石器时代。
藏戏孕育在藏族早期神话传说、卜辞歌唱、诗文谚谣等古文艺的发展之上。藏族神话故事,自古就有。如载有“王曰:此公主,是救世度母之化生,由大神变,自何方来,不可预知,应好为欢迎。”【1】藏族名歌甚多,载有“国王下令大家把歌唱,模仿三十三天神曲调王唱玉殿金座吉祥歌,大王子唱:世间救度母,二王子唱:雄狮显威风,小王子唱:十三欢喜曲,王后唱:翠湖漩···【2】藏族不辞也有在藏戏中体现,如载有:王孝杰尚书又说“以大山之重,压彼微卵,当然粉碎;以大海之涛灭火,自然浇灭···【3】
藏戏体现了古代藏俗中苯教神灵观念。苯教指的是佛教传入前藏族先民们尊奉的原始宗教苯教信仰。苯教在祭祀自己保护神或祖先时,都要杀许多羊、牛、马等,甚至搞人祭。在藏戏《诺桑法王》一剧中,诺桑王子被逼出征后,老妃顿珠伯母勾结宫廷巫师哈热,以巫术让老王做恶梦,以卜卦蒙骗老王,下令巫师进行祭祀除晦。巫师要的祭祀品有:做主心朵玛的糌粑120克……杀生供品要四副小动物全脏、肉和一腿……要涂祭岩石的虎、豹、熊和山间野兽的脂肪,鱼、蛙和水中动物的脂肪,特别是人非人的脂肪。“人非人”指仙女云卓拉姆,于是巫师和顿珠伯姆领了五百名妃嫔包围了寝楼,提刀冲去割仙女的心脏,云卓拉姆忍无可忍,于是向母后要回了飞升宝钗,腾驾云端,在返回天界之前,怒斥奸邪之辈。这出戏反映了苯教神灵观念。
藏戏吸收了民间歌舞技艺。在藏族民间地区,有一种被人称作是“康戏”的热芭,热芭起源于早期藏族生产歌舞和民间表演艺术,历史悠久,它是具有专业特点的广场表演艺术。一般有7个表演段1铃鼓舞开场2领舞师说:客协,作快板语致辞3女子表演鼓舞技艺4男子一个接一个口哨,呼喊击鼓应声,各自表演5杂曲短句,包括藏戏的片段6跳民间歌舞7“扎西”吉祥舞收场。藏戏开场形式与热芭很相像。藏戏形成就从谐钦吸收了较多艺术因素。谐钦藏语意为大歌,是藏族一种古老的大型仪仗歌舞,藏戏唱腔中“达仁”“达通”在旋律、节奏和曲式特点上与谐钦音乐颇为相似。对形成藏剧唱腔风格起特殊装饰音“仲古”在谐钦和宗教音乐中也有相似的音调。在藏戏剧《卓娃桑姆》中有一段反映牧场的风俗戏,俗称牦牛舞,其实牦牛舞表演是从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希莱仲孜”的野牛舞加以发展形成。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建成的大昭寺壁画中,有幅《文成公主进藏欢庆图》,它反映了公主入藏万人欢呼表演。在这幅场面中心位置,有个野牛舞表演,其演出形式与布荣仲孜基本一致,这种野牛舞吸收入藏戏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藏戏艺术革新家扎西顿珠精心排练《卓娃桑姆》时把“希荣仲孜”的民间野牛舞吸收来的。
藏戏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吸收周边地区、国家艺术因素,使其随时代进步不断焕发青春活力。藏戏吸收了印度文化在拉脱脱日年赞时,就有印度传入西藏的佛经,到松赞干布时被翻译了出来,到赤松德赞时期,则更是大规模组织翻译佛经,14世纪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建筑考试试题.docx VIP
- 2025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GB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docx VIP
- 一种用于逆变器的电磁暂态建模方法.pdf VIP
- 《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教学课件—第4章新媒体营销案例实战02案例分析之模拟直播.pptx VIP
-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专题.ppt VIP
- 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反思和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pdf VIP
- 中级通信专业实务(互联网技术)重点备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GB28050 -2025《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