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调研——论文《百年唏嘘》.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调研——论文《百年唏嘘》

百年唏嘘 ——以1912建筑群和南京总统府为例探究现代建筑保护理念 【摘要】南京民国建筑无疑是散落世间的璀璨明珠。她记录了南京的历史,凝结了旧时期的记忆。然而土瓦结构的辉煌经不住时光的冲刷,民国建筑正在被人们以种种借口加以改造和破坏。她们的命运不尽相同,或被改得面目全非再作他用,或业已拆除灰飞烟灭,或大力保护并积极转型。这里面,典型的两种不过是总统府和1912建筑群。前者以其多次政治军事中枢的招牌得以实体性保护,后者则以精神上的意义被用以商业开发。前者的保护模式我们称之为文物型保护,后者称之为利用型保护。我们旨在以两者为个例和载体,具体分析、探讨两者保护模式的定义、联系、区别、利弊,将在以下正文中一一陈述。 【关键词】南京1912街区 总统府 建筑保护理念 俗话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时代的缩影。南京城内的一座座民国建筑,就像一部部无言的书,有形的画,凝固的音乐,哲理的诗,无时无刻都在向人们诉说流逝的历史。南京民国建筑作为南京文化的一大特色,其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本身是一部无言的历史,是历史的见证物,更是城市文化的一种鲜活载体。 一、南京民国建筑的生存背景和现存状态 南京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1840~1949)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建筑史上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南北交融、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产生(1912~1919)、转型(1919~1927)、鼎盛(1927~1937)、停滞(1937~1945)和恢复(1945~1949)五期,经历了由模仿(或称作照搬照抄)到洋为中用(或称作融会创新)的发展轨迹。 今天的南京城已经见证了2470余年的建城历史,自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10个朝代或政权在此建都立国。这10个历史时期的建设对南京城市形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可惜,随着城市的不断更新尤其是现代化建设的兴起,许多朝代的建筑遗产都只剩下一些片断,有的已经荡然无存。在某种意义上,南京城现有的古都风貌主要来自城建史上的两个鼎盛时期:明代都城和民国都城。明代都城建设以明城墙、明故宫和明孝陵为代表,民国都城建设以中山陵、中山大道和国民中央政府建筑群为代表。另外,国民政府在《首都计划》的指导下修筑了相当数量的道路,同时还兴建了一大批行政办公建筑和高级住宅区以及各种配套设施。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数目庞大并且渗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它们为南京的古都风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研究工作日渐成熟的同时,南京的民国建筑正遭受着被蚕食的命运。据统计,1992年载入《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南京篇》的190幢优秀建筑,到2002年至少有40幢已经在城市改造中被拆毁。南京的民国建筑目前还在继续消失,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质疑。 一是市政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城市要发展,交通要先行”,南京作为一个拥有5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道路的拓宽,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与减少,城市文化韵味的降低。如随着集庆门的开辟和中华路、中山南路的拓宽,明清古街巷加速消失,像夫子庙周围的大小石坝街,“总统府”前的二公祠,市府大院内的武庙后殿,门东的剪子巷(古乌衣巷),门西的钓鱼台等古老的街巷,均因拓宽道路而毁于一旦;由于宁杭高速二期工程架桥的需要,享有“南京文明摇篮”的江宁老鼠墩史前文化遗存,因遭到施工单位的野蛮破坏,使大量珍贵文物流失;甚至连被称为“南京城市名片”的法桐,也因道路的拓宽、地铁的施工而被迫“搬迁”;同样,由于地铁二号线的建设,作为展示南京古都风貌重要场所的明故宫可能又要面临灭顶之灾(针对于此,地铁二号线明故宫站点的选址曾经一度陷入难产)。 二是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旧城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请,本无可厚非。但由于在旧城改造中不切实际地搞所谓大手笔、大气魄,大开发,导致地下文物遭到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位于清溪路西侧的明太子宫遗址几乎被破坏殆尽;由于老城改造中的过度开发,使美丽的莫愁湖成了包围在高楼大厦中的一口“天井”,极大地破坏了其原始景观;另外,作为南京文化象征、也是南京城市最大财富的民国建筑,由于城市改造而拆毁(如原中央银行等),目前正以每10年减少20%的速度“谢幕”。 历尽沧桑,曾经的辉煌逐渐暗淡,南京的民国建筑已近百年。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一切历史的韵味淹没在机器的轰鸣和商业化灯红酒绿的喧嚣中。走近那一座座民国建筑,比对起曾经的旧照片,民国建筑呈现出不同的命运。 经过调研,粗略总结,主要有一下几种情况: 1.延续原有用途 例如陵墓类的所有建筑,如中山陵建筑群、邓演达墓、航空烈士公墓。另外还有原童寯住宅(为童先生后人所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