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苏中 孜孜追求艺术的人精选
白苏中,今年六十一岁,去年他从灵寿县文化馆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他人是退休了,可是心仍然在艺术上,甚至比他在工作岗位上时,对艺术更着迷、更孜孜以求。白苏中是个为艺术而生的人,他怎么能离开艺术而生存呢?他现在仍担任石家庄市音乐家协会理事,石家庄市书画家协会理事,灵寿县文联音乐家协会主席,灵寿县老年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他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的。除做好日常的工作之外,他每周的一、三、五下午开办河北梆子学习班,周六开办京剧学习班。两个学习班的开办为灵寿的戏曲爱好者搭建了很好的学习舞台。他开办的这两个学习班都是免费的,戏曲爱好者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用感性形象的手段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再现与艺术家思想感情的表现的统一,是审美意识的物态化。《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把艺术分为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九种形式。在这九种艺术形式中,白苏中就占据了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五席。他对艺术的孜孜追求结出了累累硕果:1981年唱腔设计河北梆子《半篮苹果》获得河北省演出一等奖;1981年他代表河北省参加了全国戏剧汇演,主拉板胡;1988年他搜集编写的民间舞蹈《高跷马》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编集成?河北卷》,国家级;1988年获河北省重点科研项目《舞蹈集成》编研成绩优异奖;1991年获河北省“自学成才积极分子”称号;1992年歌曲创作《说怪不怪》获得河北省文艺繁荣奖(包括词、曲);1997年编剧、作曲、板胡伴奏的河北梆子戏《午宴》,获河北省汇演“三等奖”、“辅导奖”;1998年曲艺段子《为红旗增光》获得河北省“创作二等奖”(与人合作);1984年至1999年创作的歌曲《小茶馆》《嫂子赶集》等20多首歌曲获石家庄地区、石家庄市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创作的舞蹈《滹沱颂歌》、《拔苗助长》等5个作品获石家庄地区、石家庄市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06年获石家庄市群文工作终身成就奖;2013年5月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展播小楷作品《兰亭序》一幅;2013年获河北书法家协会举办的首届楷书大赛“入选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苏中之所以能在艺术的殿堂中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和他对艺术的孜孜追求与艰苦努力密不可分的。白苏中,1953年6月出生于灵寿县南寨乡南寨村。他的父亲是小学教师,有拉京胡的业余爱好。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上小学时的他,对拉京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非让父亲教自己拉京胡不可。就这样,他在父亲的辅导下,学起了拉京胡。他是个很懂事的孩子,怕影响邻居的生活,在家里学拉京胡时,总是把调子定得很低很低。到了夏天,中午和晚上学拉京胡,他就会跑到村外的河滩上去。乡亲们都夸他是个既懂事又好学的好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自己的刻苦努力和他父亲的细心辅导下,到10岁的时候,他的京胡就学得有模有样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上课就不正常了,他成了村文艺宣传队的骨干成员。凡到外村或县里演出,13岁的他都会参加,并把京胡拉得有声有色。南寨村拉京胡的“小不点儿”就这样出名了。1968年,灵寿县成立文艺宣传队。县文艺宣传队的领导亲自到南寨村请白苏中到县文艺宣传队工作。就这样,他就成了县文艺宣传队中年龄最小的一员。他拉的京胡,也随着演出范围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出名了。
进入县文艺宣传队后,白苏中有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真正找到了施展自己聪明才智的理想场所。他的好问好学在队中是出了名的。除向京胡老师虚心学习京胡知识外,他对一切与艺术有关的事情都感兴趣,对所有乐器都感兴趣。除京胡外,板胡、二胡、笛子、笙等等,他都用心去学,并且都学得有模有样;他对音乐理论、戏曲创作、舞蹈编排都感兴趣,并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请教他人。这一切都为他后来在艺术的多个领域创造出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曾拜著名琴师魏少平先生学习京胡;拜刘木更、刘惠同学习吹笙;拜河北省艺术学校著名琴师罗福玉先生学习板胡;他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购买与艺术有关的大量图书供自己学习使用。1969年5月,灵寿县成立剧团,他主拉京胡、板胡。
白苏中对艺术的学习与追求是不遗余力的,简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无论学习哪门艺术,只要学起来,就会如醉如痴,废寝忘食。要是在他学习的时候你问他什么问题,他一定是答非所问;你让他把手中的活儿放下,让他吃饭或休息,他一定会置之不理。因为他的整个心思都在他正在做的那件事情上,其他的事情他都是不管不顾的。苟子在《劝学》中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可见,“用心一”和“用心躁”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白苏中之所以能在艺术的天地里取得如此成就,就是和他对艺术的“用心一”分不开的。
白苏中的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