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诗鉴赏.pptVIP

  1. 1、本文档共1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复习古诗鉴赏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诗后题目。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阅读李绅的《悯农》回答问题。 春种一斛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诗人对劳动人民,对封建制度是什么态度? 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3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词中说的“心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岳飞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4.阅读下面宋诗,回答问题。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彩云间”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舟行之速、行期之短作铺垫。“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表现舟行之迅速,心情之愉快(作者因永王案流放夜郎,半道遇赦)。 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从而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用潭水和情谊相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 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亦即国家破亡与山河依旧,城春之明媚与景象之荒芜,两相对照,加深了情感。另外,“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 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回答这首诗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解题路径] 李白一生七游宣城,天宝十二年秋,再游宣州,重新面对敬亭山时,长期的漂泊所体会到的世态炎凉,使他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找到了安置心灵的地方。前两句写眼前景,借“高飞”的“众鸟”和“独去”的“孤云”,创造出一个孤寂清幽的意境,寄托了诗人超脱现实、追求心灵平静的愿望。后两句将山人格化,说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真正的知己,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世态炎凉的厌恶之情,在这两句看似平淡的诗句里得到了含蓄的表达。要学会抓住关键句、关键词,注重修辞的运用,并玩味推敲,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所抒发的情感。 [点 评] 诗歌中最常用的是比喻、夸张和拟人。比喻是把一种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的意象,则是象征。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古诗词中还常有对比、借代、互文(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双关、比拟等用法,另外,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1.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陇西行四首(其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此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列举,并简要说明。 2.阅读孟郊的《游子吟》,回答问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第六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