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章古老的中国墨水精选
第8章 古老的中国墨水
从形态上看,中国墨中国墨墨的发展史墨为文房用具之一是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后朱墨和各种彩色墨。具体产生年代已不可考据考古史前的彩陶纹饰、竹木简牍、商周的甲骨文、石、玉、陶器的表面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墨成为民族古老文明象征之一。世纪初,科学家们曾对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遗物行,获知早在公元前十二世纪的中国人,已用一种与现代墨相近的碳混合物为其黑色的书写颜料;这种颜料可能取自烧煮东西后的烟垢,再经胶性物的混合,使其能附着在陶片或甲骨上。我国商代甲骨文出现墨书,是用天然石墨研磨而书的在商代也曾发现过墨书的痕迹目前所知最早的块状墨实物,是出自战国后期的秦墓,同时出土的还有竹木简牍和一方石砚,砚上放着一块和砚同质材的小块研石;砚面还残留着墨痕显然这是一组书写的用具,
图8.1 战国期秦墓出土石砚秦汉是墨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据考古确定这时出现了松烟墨。先秦黑色书迹遗痕,皆明显的是墨颜料所书,与两汉的简册书迹无甚差异。不过,这些上古、中古时期所用的墨,与东汉以后所用不同,有些为天然矿石的石墨,有的也可能用木炭烧成的炭黑墨。松烟墨就是用松木烧出的烟灰,再拌之以漆、胶制成,其质量远远要胜过石墨。但是这时期的墨没有制成锭,而只是作成小圆块,它不能用手直接拿着研,必须用研石压着来磨,所以从秦、汉出土的砚台都附有研石,证明了那时的墨不能直接用手来磨。这种小圆块的墨又叫“墨丸”。 在其后的汉墓里,这种相的文具更多,墨块都很小广州西汉南越王墓中更是一口气出土了数千个小扁圆块的墨粒,每块径不及一公分,也同时与砚和豇石一并出土。
图8.2 西汉早期墨,广东南越王墓出土的墨块
东汉是用品的转期蔡伦发明了供书写用的纸,并能大量制造,改变了缣贵简重的文化环境,平民阶层都能学书习文经过漫长的历程人工墨品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可以直接用手拿着研磨从此,研石就渐渐地绝迹了。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说:“墨从土、从黑。”从造字原则来看,这个在先秦典籍中经常使用的“墨”字,是一种近于土质的黑色物质这与近代学者们推测的商代墨的雏形倒有些相符。真正在文献上有记录、对墨的制作有突破性贡献的人,是汉末六朝初年的书法家韦诞他把珍珠、麝香等贵重药物搀入墨中,造出了“一点如漆”的松烟墨,被后人尊为墨的发明者。当时曹植有诗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这种固态墨是用松烟作成的。贾思勰所录笔方和墨方皆出自韦诞,韦诞对后代制笔造墨技法的。东晋张永,善隶书行草,纸墨自造,比皇家所制好其纸紧洁光丽,耀日夺目其墨美殊前后,色如点漆,一点竟纸竟与境通墨液点到那里,立刻就停止在那里,这也说明墨液浓度高,用胶重,虽遇较光滑的纸,仍适隶行草之用。唐文士间相馈赠的珍贵礼物新唐书地理志载:易州、潞州、绛州土贡墨。也就是说,墨是易州、潞州、绛州这三地的重要土产,每年定量政府做为赋税的一部份。因此,唐玄宗以集贤院大府修图书时,每季给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所给即是河北易州上谷的墨诗仙李白有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所赞美的是山西潞州上党的名墨并指出其墨以松烟为主要材,且添加珍贵的香料兰麝。同时期另一名士欧阳通,是大书家欧阳询之子,一向讲究使用精美的文具,对这种浓郁的麝香墨颇有偏好。到了晚唐,这种集贤院的易州旧墨,成了文士间相馈赠的珍贵礼物。 从传世及出土的唐墨看来,此时的墨有呈极细的条棒状的,也有棱柱形或圆柱形,但多数则呈所谓舟状。例如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十六件墨,除了两件细棒状者外,其余十四件都是两头呈圆柱状,中段因压印铭文而凹扁,且使墨体向两侧鼓出来,以致全角宛如舟状。唐末藩镇割据的时期,北方产墨的地区均陷入频仍的战乱,人民大量流徙至南方富庶地区,制墨重心遂也南移。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李超、李廷珪父子的歙州墨。李氏父子原姓奚,在易州世代造墨晚唐时流离南迁,见歙地富庶安定,制墨原料如松材等,不虞匮乏,遂定居制墨,且迅速得到当者的赏识为贡品南唐,奚氏父子被命为墨务官,并赐国姓为李一直到宋代,李氏子孙仍继续掌理为官府制墨的官职。由于李氏所制的墨,有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踰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遂使龙砚、澄心堂纸、李廷珪墨,并称为南唐的文房三宝。只可惜南唐亡后,李氏墨尽入禁中,罕见宋人在仰慕之余,尊之以天下第一品之号。合肥一座宋墓出土的宋代古墨“歙州黄山张谷男处厚墨”,是我国目前首次发现的墨上有铭文、有明确的纪年、史书有记载和尺寸最大的一锭宋代古墨,许多学者称其为“稀世之物”为我国墨史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1994年定为甲等一级文物,即“国宝级文物”。 “墨史”载,“处厚”即张处厚,张谷之子。张处厚的祖父张遇,为宋熙宁、元丰年间黟州(今黟县)的著名墨工,以制“供御墨”闻名于世。张氏祖孙三代都是宋代制墨名家,所制“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成为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章-电视传播特性与电视文化精选.ppt
- 第2讲 sql plus简介精选.ppt
- 第2章解答精选.doc
- 第2讲 中国古代经济精选.ppt
- 第2讲_Oracle用户管理精选.ppt
- 第2课 古诗两首精选.doc
-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精选.ppt
- 第2章法律关系精选.ppt
- 第2课《最可爱的人》精选.doc
- 第2课 大统一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精选.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