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题A卷.doc

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题A卷.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题A卷 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仿真测试卷 地理(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题,共50分。) 某日正午,家住哈尔滨的王女士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在等待直行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  ) A.东B.西c.南D.北 2.若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可能会发现(  ) A.雕像的影子变短了 B.雕像的影子向西转过了大约30° c.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 D.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前方 2017年7月27日,黑龙江省黑河市出现“断崖式”降温,人们纷纷穿起棉袄御寒,三伏天过出了初冬的感觉;同一天,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湖北省武汉市(30°35′N、114°17′E),酷热难熬,完全处于“烧烤”状态。据此完成3~5题。 3.黑河市出现“断崖式”降温的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减小B.台风过境 c.东部海洋凉爽气流的影响D.较高纬度气流影响 4.下列示意图中的曲线是等压线(单位:百帕)。最能解释武汉市“烧烤”状态成因的是(  ) A.B.c.D. 5.该日,下列描述符合武汉的有(  ) ①晨练的人们迎着东南方的太阳慢步跑着②由于风大浪高,到长江游泳消暑的市民骤减③手机时间显示12点时,室外物体影子朝向西北方④白昼时间比黑河短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下图示意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读图,完成6~7题。 6.北京市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表明(  ) A.5时~8时,热岛强度最强B.8时~12时,市区气温持续下降 c.15时~22时,市区升温显著D.22时~次日7时,市区气温最高 7.影响北京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的原因有(  ) A.春季丰富的降水降削弱了城市热岛强度 B.夏季太阳辐射较强,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最大 c.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最小 D.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强度最强 下图为印度洋部分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上图示季节(  ) A.P处的风向为西南风 B.P处洋流大致自西向东流动 c.Q处洋流性质为暖流 D.E处洋流自西向东流处 9.海域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疏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①向低纬度弯曲—暖流②向北凸—寒流③等温线密集—洋流影响,温差大④等温线密集—副高控制,蒸发旺盛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下左图为西北大西洋冬季浮冰(漂浮的冰块)南界分布图,下右图为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因深色尘埃而形成的圆形孔洞。完成10~11题。 10.左图中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 A.暖流①温度低B.寒流①势力强 c.寒流②温度低D.暖流③温度高 11.右图中圆形孔洞的出现反映出冰川上的深色尘埃会(  ) A.增强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全球变暖 B.减弱太阳辐射的吸收,减缓全球变暖 c.减弱太阳辐射的反射,减缓全球变暖 D.增强太阳辐射的反射,加速全球变暖 河西走廊地区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下图是该地貌的地质剖面图,据图回答12~13题。 12.形成此种花岗岩地貌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 13.该地区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外力沉积一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B.外力沉积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一外力沉积一外力侵蚀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一外力沉积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在低山地区,植物的分布并不完全一样,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阴阳坡的不同。某地理实习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低山区(年降水量490毫米,海拔500米)进行了植被生长与分布状况的实地调查,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4~15题。 14.据提供信息可断定,甲坡为(  ) A.针叶树种为主的阴坡B.阔叶树种为主的阳坡 c.草木植物为主的阴坡D.灌木植物为主的阳坡 15.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  ) A.热量适宜B.植物种类优势 c.土壤肥沃D.水分条件较好 2017年8月8日21:19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地震危害巨大,原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