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上精选.doc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的历程-上精选

《美的历程》(上)-精读 Day?1?龙飞凤舞(原始时期) №1?导读 №2?远古图腾 №3?原始歌舞 №4?“有意味的形式”(上) №5?“有意味的形式”(下) Day?2?青铜饕餮(夏商周时期) №6?狞厉的美 №7?饕餮纹 №8?线的艺术——文字 №9?春秋战国-青铜器的演化(上) №10?春秋战国-青铜器的演化(下) Day?3?先秦理性精神 №11?儒道互补 №12?赋比兴原则 №13?建筑艺术(上) №14?建筑艺术(下)Day?4?楚汉浪漫主义 №15?屈骚传统 №16?琳琅满目的世界 №17?汉代艺术 №18?气势与古拙 Day?5?魏晋风度 №19?魏晋古诗 №20?文章、绘画与书法 №21?文的自觉 №22?阮籍和陶潜 №1 导读 李泽厚《美的历程》出版于1981年,影响深远,至今不衰。冯友兰评价这本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李泽厚,80年代影响力很大的思想家,据说那时候的几乎每个文科大学生都读过他的书。直到21世纪,依然“没有过时、未被超越”(《社会科学报》2014年报道)。 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在当时很新鲜,“每章都有新东西”(李泽厚语)。现在,这些观点都成为了学界常识。但本书语言比较“学术”,不是一本深入浅出的通俗读物,读起来颇不容易,毕竟像这样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的书籍是不同于娱乐小说的。李泽厚本人则认为本书读一遍就够了,而他的《哲学纲要》读一遍是读不懂的。 为了让一般的读者能够更好地窥见这本书的思想与智慧的大致轮廓,笔者不揣浅陋,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本精简书。希望和广大阅读爱好者一同分享阅读的收获。不当之处欢迎指教,让我们一起切磋进步。 №2 远古图腾 今日导读 今天我们将从原始时期的图腾开始,了解中国古典美的历史。 原始人也是爱美的。山顶洞人的贝壳兽骨“项链”,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首蛇身壶,还有山顶洞人对于红色的喜爱,他们不仅“穿戴都用赤铁矿染过”,而且还在死者尸体旁撒上红粉。 他们的器物不仅具有实用性——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而且具有艺术性——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前者是物质基础,后者是上层建筑。这种上层建筑不仅仅是审美艺术,而且也是包含原始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在内的巫术礼仪,即远古图腾活动。 远古图腾活动具体是怎样的,我们很难确定,只能从后人的文字记载中略知一二。笔者认为,更可以从某些边远山民的图腾活动的巫术礼仪里窥见一二。中国神话传说中两位重要人物女娲、伏羲则是那段近百万年人类原始历史的代表。在远古人的观念里,他们是龙蛇神人。他们和其他远古神人一样,都是人面蛇身。《山海经》对此有较多的保留。 这个人面蛇身的巨大形象,也许就是远古众多部落的共同图腾。最后它逐渐演变成龙的形象,在后世的甲骨金文、青铜图案等艺术形式里反复出现。这一共同图腾,是在各部落间的争战融合中逐渐确立的。 如果说龙蛇图腾是中国西方炎黄部落联盟的代表,那么凤鸟则是东方部落联盟的代表。龙飞凤舞,这也许就是中国史前文明的两面辉煌的图腾旗帜。它们既是原始艺术审美,也是凝结了原始人类情感观念的社会意识形态。这个阶段也是后来走向成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阶段。 №3 原始歌舞 龙蛇、凤鸟的图腾形象以文字故事(文学)或者图像轮廓(美术)的形式出现在古书或者文物上,直到现在依然给人以敬畏、启示、灵感。而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并不是一种静观的审美活动,而是一种包含了歌、舞、剧、画、神话、咒语的狂烈活动。 巫术礼仪在进行中又唱又跳,还要化妆和音乐伴奏。执行者就是所谓的巫、灵,他们被认为具有沟通天人、神人的本领。这种歌舞活动成为后世戏剧文学的先驱。古代礼乐并称,最初的礼就是巫术礼仪,是这种活动的意义内核;最初的乐就是这种原始歌舞,是这种活动的外在形式。 巫术礼仪的意义内核就是原始神话。当原始神话不断理性化、去魅化,巫术礼仪也就逐渐让位于政治历史。这个漫长的过程要到春秋战国才完成。笔者认为,这也表明了人类理性、智慧、文明的进步。现在一些人还是迷信崇拜某人某物——比如“跳大神”,只能说明他们的愚昧无知。 我们在历史课本中会看到,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陶盆,那些手拉手的人们仿佛在跳舞,那些黑色的线条简约质朴、规整抽象。这不仅仅是装饰娱乐,也是巫术礼仪的表现。 №4“有意味的形式”(上) 神话传说中的神农时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这一时期比较安定和平,出土的彩陶图案也表现出生动活泼、纯朴天真的人类童年气息。 (一)动物纹与几何纹 仰韶半坡彩陶图案中的动物纹,以鱼纹最普遍。是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以鱼为食?是因为鱼是他们的图腾?是因为鱼代表子孙繁衍生生不息?它们与后来的龙凤形象有何关系?这些都不得而知,只能是猜测。 除了动物纹,还有几何纹。这些几何纹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等等代表着什么?难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