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意象派与超现实主义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教学课件.pptVIP

第四讲 意象派与超现实主义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 意象派与超现实主义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教学课件

意象派与超现实主义 意象派诗歌 一、意象派与象征主义 意象派诗歌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的文学运动,它与当时盛行于西方世界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人认为它是象征主义的一个分支。 有人认为它和象征主义诗歌有极大的本质差异。意象派不满意象征主义要通过猜谜形式去寻找意象背后的隐喻暗示和象征意义,不满足于去寻找表象与思想之间的神秘关系,而要让诗意在表象的描述中,一刹那间地体现出来。主张用鲜明的形象去约束感情,不加说教。因此意象派诗短小、简练、形象鲜明。往往一首诗只有一个意象或几个意象。虽然,象征主义也用意象,两者都以意象为“客观对应物”,但象征主义把意象当做符号,注重联想、暗示、隐喻,使意象成为一种有待翻译的密码。意象派则是“从象征符号走向实在世界”,把重点放在诗的意象本身,即具象性上。让情感和思想融合在意象中,一瞬间中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二、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主张 1、休姆 被庞德誉为第一位意象派诗人。他的理论来源于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思想。认为人的理智无法把握生命的真实,必须依靠艺术直觉才能揭示被日常生活掩盖的精神世界。在艺术中无法用抽象来表现直觉,只有靠意象来传达。用“硬朗而精确”驱逐浪漫主义的无病呻吟。 2、庞德 庞德概括意象诗的定义为:“意象是在一瞬间呈现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意象不是一种客观事物,或是一个普通比喻,而是具有高度含摄力的(复合体),能在瞬间给人解放的感觉,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感觉。 3、意象派写作原则 弗林特、庞德、洛厄尔都曾提出过意象诗的写作原则,综合起来为: (1)精确地呈现意象,使之在瞬间展示生命的真实。 (2)遣词造句简洁凝练,绝不使用任何对表达没有作用的字,少用装饰性的语句。 (3)自由选择题材,并用自由诗的体裁。不能生硬地跟随节拍,而要使韵律和诗意完美结合。 休姆《秋》 秋夜一丝寒意, 我在田野中漫步, 遥望赤色的月亮俯身在藩篱上 像一个红脸庞的农夫。 我没有停步招呼,只是点点头, 周遭尽是深深沉思的星星,脸色苍白, 像城市中的儿童。 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庞德《华夏集》中《刘彻》 绸裙的窸窣再不复闻, 灰尘飘落在宫院里, 听不到脚步声,乱叶 飞旋着,静静地堆积, 她,我心中的欢乐,睡在下面 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落叶哀禅曲》 (后人假托刘彻思念李夫人所做) 罗袂兮无声,????????????? 玉墀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 落叶依于重扃 ,?????????????????? 望彼美女兮安得,??????????? 感余心之未宁??????????? 4、意象派的弊端 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只适合表现片段的、局部的、有限的人生,缺乏长篇的叙述、广阔的题材和深刻的内涵。如果以意象为本质而非手段,必然导致诗歌无法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尤其是现代人复杂包容的情感和抽象晦涩的思想。 5、意象派的衰落 早在1914年庞德就感到意象派的视野太狭窄,不足以表现复杂的重大题材,加上与罗威尔的意见不合,就退出意象派。 此后,洛厄尔成为后期意象派的主要领导人,1915-1917年间在美国连续出版了三本《意象派诗选》,一时间意象派成为年轻诗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1917年之后意象主义沦为一种任何诗人都可以借用的工具,作为一种保守的运动已失去了号召力。 超现实主义诗歌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并一直延伸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很长时间。以1920年布勒东和苏波合作出版《磁场》为发端,以1969年舒斯特在《世界报》正式宣告超现实主义结束为其结束标志。 理论基础是柏格林的直觉主义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 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进入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事实的真面目。因此它否认理性的作用,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代表人物:布勒东、苏波、阿波利奈尔、艾吕雅、阿拉贡等。 写作方法:自动写作法、梦幻记录法、语言游戏、黑色幽默。 (法)安德烈·布勒东——警觉 巴黎的圣雅克塔摇摇晃晃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