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与困窘》基础教育-研究-中国.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煌与困窘 高明山 编著 西 人 民 出 版社 序一 认识明山,算起来已整十年了。 1999年,我还在主持陕西省教育学会工作。当时山东省的素质教育实践闻名 全国,教育部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了全国现场会。也就在这一年,我提议学会组 团赴山东考察,团中唯一一位来自县区的成员便是高明山。他是咸阳市北部最贫 困地区彬县的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时任彬县教研室主任。我们算是相识了。 2002年,应台湾秀水乡陕西村国民小 邀请,我又率陕西省教育考察团赴台 访问,明山主任也是本团的成员之一。这一次我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 两次共同外出考察的机会,加起来满打满算也就20多天,我们共同交流的时 间也很有限, 我对明山的印象是:朴实无华, 少言寡语,为人谦和,爱动脑 筋,勤 好问,善于思考。2002年之后,我们再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偶尔会听到 他还在彬县教研室主任的任上。 2008年岁末,明山带来了他花十年时间撰写的东西部基础教育比较研究的书 稿,共计20多万字,我很感 。感 之一是我对他的上述印象不谬。感 之二是 我一向认为,做学问除过个人禀赋才华之外,有两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必 须要有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心态,二是必须要有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毅 力。前一个条件,明山以他在县教研室主任位子上默默无闻十多年的行 作了诠 释;后一个条件有他的书稿为证。两个条件明山都具备了,所以他才会有今天的 成绩。 教育是兴国富民的千秋大业,也是兴国富民的基础工程。教育的结构历来被 比喻为宝塔形,基础教育无疑是塔基。所以,只有固根培本,打好基础,教育之 塔才会永保坚固,否则就会头重脚轻根底浅。这也是我历来重视基础教育的原 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教育工作者中的精英人才,尤其是有研究能力的 人才,大都集中在高等院校,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少之又少。明山选择了基础教 - 1- 育研究,潜心基础教育研究十数年,并且有研究成果出来,实在是可喜可贺! 比较研究是一门学问。教育研究可以理论研究 ,可以实证研究,可以实践 研究,也可以是相互 习借鉴的比较研究,有多种视角、多个方向可供选择。明 山选择了东西部基础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并且和他的工作环境结合得很紧密, 既是在研究,也是在工作,而且是在工作中研究,又用研究成果指导他的工作。 实在是一条教育研究的正确路子。 作者在介绍东部基础教育的发展成果时视野开阔。涉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 管理和 校的微观管理;也涉及 科教学和德育工作;对于教育思想、教育方 法、教育科研以及教育文化等,也都有涉及。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仅仅停留 在对东部基础教育发展成果的介绍上,而是努力总结、揭示隐藏在这些发展成果 背后的规律和轨迹。作者在反思西部教育存在的问题、困难、困惑方 ,既有对 战略地位的反思,又有对素质教育、德育工作、课程改革、职业教育、远程教 育、教师队伍、教育科研以及对 “三乱”等等不合理教育现象的反思。这些反 思,都努力探索了造成这些问题、困难、困惑的原因。 我相信,明山主任是怀着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满腔热爱之情写作此书的。 此书的出版,不仅仅是对从事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从 事基础教育的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干部,以至主管基础教育的领导者,读后 也会受益的。 愿我们广大教师、中小 校长、教研工作者和从事基础教育的领导者,都能 善于调查研究,科 总结实践经验,从不同层 、不同角度写出文章,著书立 言,为教育科学的繁荣,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才智。 -2- 序二 教育比较研究是对某类教育事物或教育现象选取科学的研究样本,构建科 的研究框架,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样本进行比较且展开 研究的过程。 高明山先生的又一部著作 《 煌与困窘》面世了,我有幸先睹为快。他运用 教育比较研究的方法,针对中国东西部基础教育,选取了苏、浙、鲁、台及作者 本人所处的教育环境和相邻省份作为研究样本,从社会经济角度、历史文化角 度、思想意识角度和地理区域角度构建了全方位的框架,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和研 究,方法科 、内容真实生 ,笔法流畅,饱含感情,为国家基础教育如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