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命题与性质命题部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讲)命题与性质命题部分

第三讲 命 题 论 ——关于简单命题的逻辑知识 一、命题的一般特征 1.1.符号 符号(sign,symbol) ,亦称指号或记号,是指同一定思想相联系的、可借以传达某种思想的人为安排的物质现象。 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C.S.Peirce)认为:指号是对于某人来说从某个方面(或性能)代表某个事物的东西。 1.2.语句与陈述 (1)语言 语言(language)作为一种符号,也是人为安排的物质现象。它不仅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遍的符号,而且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有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之分。 (2)语句 语句(sentence) ,是一组表示事物情况的声音或笔划,是某种语言中的一些语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语言单位。(语言学的解释) 例如:    ①风吹开了门(合式语句)    ②门吹开了风(不合事理)    ③风吹了门开(不合语法)    ④张先生和他爱人都来了(不合习惯) 语句,是语言符号系统中能够直接、独立、明确地传达某种思想的语言形式。(逻辑学的解释) 语句的类型通常分为: A.直陈句 B.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和反诘句) C.祈使句 D.虚拟句 E.感叹句 …… 语句的功能主要有: A.描述(叙事)功能: B.评价功能: C.示意功能: D.询问功能: E.规范功能: …… (3)陈述 陈述(statement) :通过语句来描述客观事物情况,表达对某件事情或某种现象的情感和态度的表达式。 陈述与语句,有时不作严格区分。 例如: ① 昨天两路镇发生一起车祸 ② 那束玫瑰很好看 1.3.命题 命题(proposition) ,就是具有真假值的语句。换言之,就是一些或真或假的句子。 命题的真(true)和假(false) ,称为命题的真值(truth value,简称为truth)。传统逻辑是二值逻辑,其经典命题必须是具有真假值的语句。 从真值角度看,命题形式有三种不同性质: (1)偶然式(contingency,又称偶真式) (2)重言式(tautology,又称永真式) (3)矛盾式(contradiction,又称永假式) 此外,命题还可能具有可被接受或不被接受、可被同意或不被同意、可被相信或不被相信、可被知道或不被知道等等性质。 1.4.判断 (1)判断的界定 判断,就是判断主体断定(肯定或否定)了的命题。换言之,判断就是对思维对象的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 二是具有真值(真的或假的)。 (2)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A.联系: 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表达式。 B.区别 第一,任何判断都必须借助于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P71); 第二,判断和语句不是一一对应的。一方面,同一个判断可用不同语句来表达;另一方面,同一语句可被理解为不同的判断(71-72)。 例如: ①只要你敢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②重庆人和良种猪配种场 (3)判断与命题的关系 具有真假值的语句就是命题,而断定了的命题才是判断。 判断总是同认识主体(断定者)相联系的(即“必问出处”),而命题则不涉及认识主体(即“不问来路”)。 2.命题的不同分类 2.1.描述命题与评价命题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 Descartes)最先根据命题的内容及性质不同作这种区分;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 Hume)对此进行过深入的探讨。 延伸阅读:孙伟平著《事实与价值:休谟问题及其解决尝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1.描述命题 描述命题(descriptive statement) ,亦称事实判断或实然命题:就是陈述事物自身情况的命题。它传达的事物情况就是命题所陈述的那样。 描述命题所陈述的可以是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物情况。 例如: ① 外面正在下雨; ② 那个人已经死亡; ③ 这幢房子即将倒塌。 2.1.2.评价命题 评价命题(evaluative statement) ,亦称价值判断或应然命题: 就是陈述对事物情况的某种情感或态度的命题。它传达的是陈述者对事物情况的评价(情感或态度)。 例如: ① 下雨令人心烦; ② 那个人真该死(死得好); ③ 这幢房子值得留恋。 实际思维中,也有描述与评价的混合形式。 例如: 被告作为国家高级干部,无视国家法律,多次收受贿赂,数额特别巨大,手段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 此外,还须注意: ⑴对描述命题的评价,是评价命题而非描述命题; 例如: 被告供述收受了某甲四次贿赂,这一供词是可信的。 ⑵对评价命题的描述,是描述命题而非评价命题。 例如: 辩护律师说,原告一贯诚实正直、从不说谎。 2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