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以城市化转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城市化转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以城市化转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我们必须告别“拆迁自焚”式的城市化;我们必须通过地权与契约的再造,获取城市化最大公约数;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智慧创新金融工具,用流动性灌溉社会福利;我们必须最大规模地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为中国社会的深度变革,打造凝聚共识的平台;我们必须在中华大地上,建设真正属于每一位公民的尊严   在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进程中,2007年全球城市化率超过50%,未来五年,中国也将达到这个目标。   在这个历史性时刻,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由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在中国上演的城市化,规模虽为世界之最,潜力依然巨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撰文指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化不仅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也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有一定差距。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城市化率在55%左右。2009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城镇化率仅为46.6%,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和升级,导致内需不足和产能过剩。   由此引出的问题包括:城乡二元结构能否破解?两亿多农民工能否市民化?中央与地方能否合理分权?公共产品短缺能否补齐?   未来五年,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关键的五年。这五年中,一系列规则需要调整、修正,甚至扬弃。这将决定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的命运。   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之时,社会经济结构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受制于这一环境,城市化也将完成自身的转型。   我们必须告别“拆迁自焚”式的城市化;我们必须通过地权与契约的再造,获取城市化最大公约数;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智慧创新金融工具,用流动性灌溉社会福利;我们必须最大规模地增加人民的财产性收入,为中国社会的深层变革,打造凝聚共识的平台;我们必须在中华大地上,建设真正属于每一位公民的尊严。   这一切,须臾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以城市化转型去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好在,它已经开始。□(文/王军)   《瞭望》文章:再造地权   “不解决好产权问题,就激活不了农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就形成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军   全国两会开幕前三天,2月28日,一幅被标注为“‘鱼鳞图’局部”的图片,出现在《人民日报》上。   “鱼鳞图”显示了成都下辖的都江堰柳街镇鹤鸣村,经村民议事会评定的农地产权四至状况,图上每一宗“鳞片”般的地块内,都有它所属的农户重重摁下的指印。   “村民议事和‘鱼鳞图’这两项创造,生动地反映出农民对于落实自身财产权利的热切期盼,也彰显了他们的智慧和能力。”《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的报道中说。   “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产权,农民进城,就不再是‘裸进’了。”多次参加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研究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李兵弟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进一步拓宽农民带资进城的路径了,就能够保证城市化的速度与质量了。”   提交全国两会审议讨论的“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到2015年,中国城镇化(也称城市化)率要从2010年底的47.5%提高到51.5%。   继2007年人类半数以上人口寓居于城市之后,未来五年,中国也将呈现这一情形。   此刻,被《人民日报》高调推出的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暗示了正在中国上演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化,面临着一场深层变革。   “穿着‘风衣’进城”   2010年11月,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域成都统一城乡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彻底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推进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充分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到2012年,实现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   据此,2012年底前,成都将建立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居民凭合法固定住所证明进行户口登记,户口随居住地变动而变动;建立以身份证号码为标识,集居住、婚育、就业、纳税、信用、社会保险等信息于一体的公民信息管理系统。   “这就意味着,今后在成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自由迁徙不再受任何限制,而‘农民’这个称谓也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仅是一种职业。”中共成都市委统筹委副主任秦代红,在《意见》出台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农民进城不以牺牲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权为代价,农民可以带产权进城,就业、参加社保不以丧失承包地为前提,完全尊重其意愿,不进城同样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形象地说,农民非但不是‘光脚’进城,反而是穿着‘风衣’进城”。   成都的这项改革,突破了《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后者,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农村宅基地的使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