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首届武汉高校“博朗”读书论坛活动策划书.doc

首届武汉高校“博朗”读书论坛活动策划书.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首届武汉高校“博朗”读书论坛活动策划书

PAGE PAGE 12 前 言 博者,非闻道不传者,明朗,非知之不明而已。博朗,即用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视野去实现人生的梦想,用容纳万学之识在朗朗乾坤中挥舞自己的翅膀,用最饱满的梦想去填充人生的力量。博朗,我们最敬怀的精神食粮。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不仅使人在立身、立志上起指导作用,更是提高大学生人生品味的最重要的手段,基于此我们特地策划了本次“博朗”读书交流会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秉持“以人为本”科学理念,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大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爱好,推动高校文化水平建设更上一个层次;我们将以交流会(论坛)的形式,提高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以促进本次活动真正的服务现代大学生,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要;我们将立足于现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将促进现代大学生对主动学习与被动灌输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提高现代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我们将以最热情的姿态,展示中南民族大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和刻苦向上、不断拼搏的精神。 “博识、意趣、明朗、求知”,我们将在“办特色鲜明、人民更加满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办学宗旨的指导下,将此次活动融入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繁荣中南民族大学校园文化,贯彻中央对现代大学生素质的各项要求,促进各高校之间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交流,将成为我们首要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立足于本校实际,加大对本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并扩大中南民族大学校园文化的品牌影响力。 第一部分 校园文化概述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与宗旨 1.校园文化发展历史 中南民族大学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作为一所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中南民族大学肇基于1951年,经过一代又一代民大人的薪火相传,学校砥砺出 笃信好学,自然宽和 的校训。 59个春夏秋冬的发展建设,学校围绕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需要,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已发展成为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体、民族类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建筑具有浓郁民族特色,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校园里,坐落着全国高校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巍巍双塔楼下,55个民族的全日制在校生朝夕相处。 2.校园文化的宗旨 秉承“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学校致力于营造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校园文化。在具有民族特色文化氛围里,学校的价值观、传统习惯和规章制度等校园文化为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师生员工凝聚力、营造良好校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围绕将我校建设成“特色鲜明、人民更加满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办学目标,中南民大人在团结奋进的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不断推动各项事业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累计培养了约60000名各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他们遍布祖国的四面八方,为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民大一切教学工作、科研任务、师生参与的活动,都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人才为中心。就此而言,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把一届届学生培育为德才兼备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学识渊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孜孜不倦地探索前进着。 二、校园文化的定位与品位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的互动性,通过各种各样方式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的渗透性,将优秀的文化精神如和煦春风般漂散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之中;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的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由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 也许我们不能直接触摸到民大独特的校园文化,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首先是来自课堂以及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促进了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其次是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塑造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再次,通过军训、理论研讨、学术报告以及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活动,生产了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五十五个民族的文化碰撞交融,学生彼此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的莘莘学子,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人。 第二部分 开展“博朗”论坛的意义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书可带来遐想与情趣,书是智慧之源泉。读书开阔眼界,读书明白事理,读书能德润人心。宋真宗《神童诗》里也道“万般皆下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