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陶湾西汉西郭宝墓衣物疏补释首发田河西北师范大学文史.DOCVIP

连云港陶湾西汉西郭宝墓衣物疏补释首发田河西北师范大学文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連雲港市陶灣西漢西郭寶墓衣物疏補釋 (首發) 田河 西北師範大學文史學院 1985年連雲港市錦屏鎮陶灣村黃石崖發掘的西漢西郭寶墓出土了2件衣物疏。1988年,墓葬整理者在《連雲港市陶灣黃石崖西漢西郭寳墓》一文中刊佈了衣物疏圖版並做了釋文,但因圖版比較模糊,此後鮮有學者論及。1996年,石雪萬先生又在《西郭寳墓出土木謁及其釋義再探》一文中刊佈了較為清晰的衣物疏圖版。2006年,馬怡先生據此撰寫的《西郭寶墓衣物疏所見漢代織物考》一文,修訂原釋文多處舛誤並重新寫定釋文,還對該衣物疏所記多種名物詳加考證,該文對準確釋讀此衣物疏大有裨益。近年來連雲港市出土十多件漢代衣物疏,这對認識漢代衣物疏極為重要。筆者在研讀上述材料時發現西郭寶墓衣物疏尚有可商榷餘地,謹撰小文,尚祈方家指正! 我們知道漢代寫在木牘上的衣物疏如果一件木牘正面不能容納物疏內容時便書於其背面,而西郭寶墓所出衣物疏卻分書於兩件木牘,與通例有別。整理者將兩件木牘釋文連接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因而下引此衣物疏資料不再分第一、第二件件木牘,徑稱西郭寶衣物疏。 一 縹 在西郭寶衣物疏中有一個字作,多次出現,整理者釋為“縹”,無解。馬怡先生將此衣物疏中整理者釋為“縹”的字均改釋為“”。 認為“”是絲帛顔色名,或絲帛名。《集韻·質韻》:“,黃色繒。”此處的“黃色”是指“蒸栗”色,即一種黃如蒸熟的栗子果肉的顔色。還指出尹灣六號漢墓所出《君兄衣物疏》“縹被一領”的“縹”亦當釋為“”,而“君兄衣物疏”中的“”當通“縹”,指淡青色。 今按:馬先生將釋為“”是有一定依據的,因為該字右邊所從漢代“栗”字寫法相似。如:尹灣六號漢墓《君兄衣物疏》“烝栗棺中席”中“栗”字的寫法就類此。但將《君兄衣物疏》中“縹被一領”的“縹”釋為“”則不可取。因為該字作“”(按:筆者摹作“”,下文用摹本),右邊所從分明“票”的常見寫法。 “栗”與“票”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字,“栗”篆文作“”,裘錫圭先生講栗是一個表意字,上部本象栗樹上長的栗子,後訛變為“西”,其下所從為木。“票”篆文作“”,漢代“剽”字作:、、、等形,“票”上所從的“”,訛為“西”,下所從的“火”,也逐漸訛變為“示”。《君兄衣物疏》的“”右邊所從正與上引字所從的“票”相類,只是“西”下少一橫;字 “西”下所從則與“”字“西”下所從完全相同,所以“”釋為“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至於在西郭寶墓和尹灣墓衣物疏中釋為“”讀為“縹”的字,“”字“西”下多模糊難辨,比較完整的一例是尹灣二號漢墓一號木牘“帛帬二”中的“”字,其形作“”。該字“西”下所從與睡虎地秦簡(剽)、銀雀山漢簡(剽)字“”下所從相同,尹灣漢墓整理者將其釋為“”當可從。在戰國秦漢簡牘中,同一字或同一偏旁存在多種寫法很普遍,我們舉幾例從“火”的字。如馬王堆一號漢墓遣冊“赤”一般作、但二五二號簡也作 。漢代的“尉”作、、等形。從這些字形中“火”的寫法,我們不難推知馬怡先生改釋為“”的字,“西”下所從應是“火”的變體,而非“木”,所以這些字形仍當從整理者釋為“縹”。 其次,從文獻中看,“”一般是“蒸”連用,也作“烝栗”。如:《廣雅·釋器》:“蒸,綵也。”《玉篇·糸部》:“,蒸,彩色。”《釋名·釋采帛》:“蒸栗,染紺使黃色如蒸栗然也。”《急就篇》:“烝栗絹紺縉紅繎。”“”字沒有單用的例證,而“縹”在文獻習見(詳下)。漢代衣物疏中有關“縹”和“”的記載主要有如下諸條: 西郭寶衣物疏中有: 缥綺複被一領 綺複衣一領 缥丸複衣一領 缥丸合衣一領 缥纙複襦一領 缥複襦一領 缥縠合襦一領 缥綺粉橐一 尹灣六號漢墓十二號木牘有: 縹被二領 綺復衣一領衣 丸合衣一領 丸復襦一領 丸諸于一領 段領一 丸下常一 下常一 綺衾一 君直綺衣一領 尹灣二號漢墓一號木牘有: 帛剽衣一領 長繻一領 帛復繻一領 綺復繻一領、 散合繻一領、 帛合直領一領、 鮮支單諸于一領 帛鮮支單襦一領、 帛帬二 白帬一 丸合帬一、 帛單帬二 文獻中“縹”除了“縹緲”、“飄揚”等義項外,與牘文相關的義項主要兩個:一為青白色的絲織品;一為淡青色、青白色,猶今所謂月白。“縹”表絲織品,如:《楚辭·王褒〈九懷·通路〉》:“紅采兮騂衣,翠縹兮爲裳。”《說文·糸部》:“縹,帛青白色也。”典籍中也用“縹”來表示絲織物的色彩,如:《釋名·釋采帛》:“縹,猶漂也。漂漂,淺青色也,有碧縹、有天縹、有骨縹,各以其色所象而言之。”《急就篇》卷二:“縹綟緑紈皁紫硟。” 顏師古注:“縹,青白色也。”。《後漢書·襄楷列傳》:“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號《太平清領書》。”又《後漢書·輿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服,紺上皂下,蠶,青上縹下,皆深衣制。”《三國志·魏書·楊阜傳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