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沟硬蜱是我国北方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红软基地
莱姆病简介 莱姆病媒介——蜱虫 莱姆病病原体 莱姆病传播 莱姆病临床表现 莱姆病诊断 莱姆病治疗 莱姆病预防 莱姆病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1977年Steere医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首次发现的一种蜱传动物源性疾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 该病蔓延迅速,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可累及多器官系统,与其他疾病不易鉴别,严重者可致残、致死。因其危害仅次于艾滋病,在美国被学者称之为“第二艾滋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以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包括:脑膜炎、关节炎、神经根炎、慢性萎缩性肢皮炎、心肌炎、精神异常等,严重者可致终身残废、甚至死亡。 蜱 又名壁虱,专性吸血的有害节肢动物。属蛛形纲,螨亚纲,蜱螨目,蜱总科。包括硬蜱科、软蜱科和纳蜱科。蜱类呈全球性分布,能借助寄主或载体扩散至世界各地。 形态 蜱体较大,肉眼可见,形扁平,多呈卵圆形,棕褐色,长约2~13mm,外观似蓖麻子或蚕豆,分为假头和躯体两部分。 全沟硬蜱是我国北方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南方林区的粒形硬蜱和二棘血蜱是重要的生物媒介。 莱姆病病原体 莱姆病的病原是伯氏疏螺旋体(B.b),是单细胞疏松盘绕的左旋螺旋体,长10μm~40μm,宽0.2μm~0.3μm。B.b具备疏螺旋体的形态结构基本特征,有大而稀疏的螺旋3~10个,两端渐细, 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体作扭曲、翻转等螺旋体典型运动状态,结构由表层、外膜、鞭毛和原生质柱四部分构成,包裹于外膜内的鞭毛作为其运动器官。B.b嗜氧,革兰氏染色阴性,生长缓慢,分离周期为8~20 h,适宜生长温度为33℃。 莱姆病的传播 莱姆病分布广泛,呈世界性流行和地方性流行,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主要是在有利于硬蜱生长繁衍的山区、林区、牧区。 莱姆病螺旋体在脊椎动物和蜱之间循环,传染源即是储存宿主,其种类繁多,已经查明30多种野生动物(如鼠、鹿、熊、山狗、野兔、孤狸、狼等)49种鸟类及多种家畜(狗、牛、马等)作为本病的动物宿主,在这些动物中以老鼠危害最大。 狗作为我国北方林区莱姆病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媒介全沟硬蜱成虫的主要供血者之一,可能是较重要的宿主动物。鸟类对莱姆病的远距离传播有重要作用。 临床表现 莱姆病是B.b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根据病程经过;临床可分为3个期, 互有重合,多数病人并非三期俱备,实际上无症状者亦可发生血清阳转。一期为局部损害,即慢性游走性红斑(EM)及相关症状开始;二期为播散性感染,以及数周或数月内发生的间歇性神经或心脏症状;三期为持续性感染即晚期感染,多是在疾病发生1年后开始出现关节炎,起病数年后,亦可发生慢性神经和皮肤受累。 莱姆病诊断 病史:是否有到疫区工作或旅仃史、宠物接触史及蜱的叮咬史。 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有EM,或至少有一种晚期表现并经实验室证实,可判断为莱姆病。 实验室诊断:两步法检测莱姆病螺旋体抗体,即首先应用ELISA或IFA法,当有阳性或可疑标本时,应用Wb法去确认。 新方法:蛋白质芯片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和半导体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QDsFIA)技术 莱姆病治疗 一般以青霉素80万单位肌注,一天三次。对全身继发性红斑的病人,用大剂量青霉素或红霉素静滴。对青霉素过敏者,口服四环类药物也有效果,可缩短病程和红斑时间,防止晚期并发症。对妊娠患者应大剂量青霉素静滴,以预防胎儿感染。因莱姆病病原为螺旋体,故应用抗菌素的最初几天可出现类赫氏反应,其机理考虑与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时发生的赫氏反应相同。耐青霉素的脑膜炎患者用氯霉素可获成功,对于成人慢性莱姆病可用头孢三嗪治疗。 莱姆病预防 环境防护、个体防护和预防注射相结合 关键是防蜱灭蜱,避免蜱叮咬,控制传播媒介。 加强卫生宣教,搞好环境卫生,造成不利于蜱类滋生的环境,或使用有效的驱蜱剂。在疫区工作旅行要穿防护服,把裤脚、袖口、颈部扎紧,并及时清除掉体表上的蜱。 一旦被蜱叮咬3~32天,有ECM发生,应及时就医,用抗菌素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 * *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亚热带森林植被恢复演替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地球科学进展.pdf
- 内外兼治法对血瘀气滞型腰痛病腰腿痛症状改善的影响-世界中医药.pdf
- 内蒙古大青山高级变质岩韧性剪切带及其流变机制-地球科学.pdf
- 牛顿简介及其科学成就.doc
- 牛奶中泛酸含量测定-食品科学.pdf
- 农户对畜禽养殖污染的认知差异性分析.pdf
- 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ppt
- 鸟巢耐候钢耐大气腐蚀钢.ppt
- 浓缩方法及保存条件对小球藻藻膏脂肪酸的影响.pdf
- 脓毒性休克是icu患者主要死因.doc
- 湖北荆州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答案.pdf
- 日语试卷+答案【浙江卷】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5.7-5.9).pdf
- 初中全科目《期中模拟卷》人八英期中(含答案或解析).pdf
- 地坪技术标准及管控要求培训考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运营管理制度培训试卷含答案.docx
- 四年级德育测试卷.docx
- 非车核保单选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绍兴市药械检查员业务素质能力提升暨药品流通继续教育试卷含答案.docx
-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实习2024年第四季度院级理论考试题及答案.docx
- 中医执业2023模拟卷-600题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