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灾难护理ppt课件
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 特别重大气象灾害: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重大气象灾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较大气象灾害: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气象灾害为一般气象灾害。 主要内容 灾难医疗救援概述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的经验与教训 灾难医疗救援相关的伦理问题 汶川地震伤亡情况 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夺去了69227名同胞的生命,有17923人失踪,374643人受伤 从废墟中挖出的生还者6375人 住院9万余人,其中重伤16538人 参与汶川地震的医务人员数量 全国各省医疗救援医务人员5969人 军队医务人员3048人 国外和地区救援医疗队244人 四川省内各级医疗机构41240人 合计近5万人 汶川地震医学转运情况 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医学转运 转出伤员10015人 21次专列(5053人) 91架包机(3495人) 10000余次救护车(1467人) 被20个省的39个城市共375家医院接收 汶川地震医学救援的主要经验(王正国院士) 震区内医疗力量起到支撑作用 分阶段区别处置重点 震后1天、震后2~14天、地震14天后 多学科协作救治 多发伤、挤压综合征、 MODS 、心理应激障碍等 多种机制整合救援力量 代替、主导、平行、指导与会诊 军队在医学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 汶川地震医学救援的主要教训(王正国院士) 现场救治问题 对特殊伤情缺乏认识或经验不足 搜救现场缺乏必要的急救设备和器械 违反诊疗操作常规(盲目手术、穿刺) 首次医学救助时间普遍偏晚,现场截肢率高 缺乏现场救助处理与医护人员护送,途中死亡数量多 缺乏伤票等伤情资料,增加医疗单位救治难度 缺乏统一指挥,未按伤情轻重进行后送 汶川地震医学救援的主要教训(王正国院士) 紧急和早期救治问题 物资不足 批量伤员救治缺乏预案 不遵守医疗常规和分级救治而超范围救治 救援组织管理问题 分散指挥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 现场挽救生命的力量前突 救援人员自身训练和装备不足(救援人员需救援) 伤员的多次转院 灾难医学救援建议 (王正国院士) 健全国家灾难医学三级救援体系 完善灾害医学区域救援预案 设置创伤外科学与野战外科学 建立全国性的伤员转运体系和机制 建立国家创伤救治技术培训基地等 主要内容 灾难医疗救援概述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的经验与教训 灾难医疗救援相关的伦理问题 主要内容 灾难医疗救援概述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的经验与教训 灾难医疗救援相关的伦理问题 灾难医疗救援面临的伦理问题 参与救援与保护自己的问题 抢救的先后问题 救与不救的问题 由谁来决定? * 自然灾难包括气象灾难,水文灾难,地质灾难,生物灾难。 人为灾难包括火灾,交通事故,化学事故,各类工伤事故和其他事故(如恐怖袭击,战争,核泄漏)。 气象灾难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暴风雪等;海洋灾难包括风暴潮,海啸等;洪水灾难包括洪灾涝灾,江河泛滥等;地质灾难包括崩塌,滑坡,火山爆发,泥石流,地震等;农作物灾难包括病虫害,鼠害等;森林灾难包括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交通事故包括列车,机动车等陆上交通事故,水上交通事故和空难等;其他事故包括食物中毒,药物中毒,恐怖袭击,核泄漏等。 *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 。 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 。 衍生灾难是指原生、次生灾难较间接的灾难,如灾后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核事故后远期遗传与致癌效应等。 次生灾害,具有后发性的特点,就台风而言,房屋、桥梁以及山体等在台风中受到洪水长时间的冲刷、浸泡,但是当时没有发生坍塌,待台风、洪水退去后,由于上述原因而出现了房屋、桥梁坍塌或者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这就是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统称为次生灾害。 * ?[‘h?z?d]灾 [k?l?m?t?]灾害 “国际减轻灾害十年”活动,其宗旨是通过国际上的一致努力,将当前世界上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带最低限度。 ?Index:指数 评分0~3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