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直肠肛管疾病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直肠肛管疾病 直肠肛管疾病 解剖生理概要 直肠肛管检查方法 肛裂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肛瘘 痔 解剖生理概要 直肠解剖 直肠:位于盆腔后部,起自第三骶椎处,上接乙状结肠,沿骶、尾骨前面下行,至尾骨平面与肛管相连,形成约90°的弯曲。直肠长约12~15cm。 直肠壶腹:直肠上段较窄,下段扩大成直肠壶腹,是暂存粪便的部位。 直肠瓣:壶腹部有粘膜和环肌构成的上、中、下三个横形皱襞,叫直肠瓣(横皱襞)。 肛柱:直肠下端与口径较小的肛管相连,括约肌收缩,粘膜出现8~10个纵行皱襞, 称肛柱。 肛瓣:相邻两肛柱基底之间有半月形皱襞,称肛瓣。 直肠解剖 肛窦:肛瓣与肛柱之间的粘膜形成口向上,底在下的袋状小窝,叫肛窦(隐窝),深约3~5毫米,底部有肛腺开口,常积存粪便,容易感染,发生肛窦炎。 肛乳头:肛管与肛柱连接的部位,常有三角形乳头状隆起,称为肛乳头。 肌层:与结肠相同,内环外纵。环肌在直肠下端增厚成为肛管内括约肌,属不随意肌,受自主神经支配,有协助排便功能。直肠纵肌下端与肛提肌和内、外括约肌相连。 齿状线:由肛瓣边缘与肛柱下端共同形成的一条锯齿形的环形线,称齿状线——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 直肠解剖 肛垫(anal cushions):位于直肠肛管移行区,宽约1.5 cm,其下有一层特殊的组织,在胎儿期形成,分为右前、右后及左侧三块,突向肛管内,由静脉(或静脉窦)、平滑肌、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称为肛管血管垫,简称肛垫 。肛垫似一胶垫协助括约肌封闭肛门。 直肠内面观 肛管解剖 肛管:起于齿状线,下止肛门缘,长3~4cm。肛管为皮肤所复盖,齿线下方有一光滑区,称痔环,其下界叫白线,位置相当于肛门内括约肌的下端,活体呈浅兰色,触诊有一浅沟。 齿状线:直肠与肛管分界线,有重要临床意义。 齿状线上下结构 齿状线 齿状线上下的神经、血管分布 直肠肛管肌 肛管内括约肌:直肠环肌增厚形成,属不随意肌。 肛管外括约肌:围绕肛管的环形横纹肌,属随意肌,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三部分。 皮下部:位于肛管下端的皮下,肛管内括约肌的下方; 浅部:位于皮下部的外侧深层; 深部:位于浅部的深面。 肛提肌:位于直肠周围并与尾骨肌共同形成盆膈的一层宽薄的肌,左右各一。根据肌纤维不同排列分别称为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和髂骨尾骨肌。 肛管直肠环: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耻骨直肠肌纤维共同组成的肌性环。手术不慎完全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 肛管直肠环 由外括约肌深部,直肠纵肌、内括约肌以及耻骨直肠肌所组成,起括约功能。肛门手术切断,可造成肛门失禁。 肛管直肠血液供应 动脉有四支,即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管动脉和骶中动脉。 两个静脉丛:①直肠上静脉丛,位于齿线以上的直肠粘膜下层内,扩张形成内痔。经肠系膜下静脉注入门静脉;②直肠下静脉丛位于齿线以下的肛管皮肤下层,是外痔的发生部位。直接或经阴部内静脉流入髂内静脉。 直肠肛管周围间隙 骨盆直肠间隙:在肛提肌上方,腹膜反折的下面,直肠两侧,左右各一。 坐骨肛管间隙:在肛管两旁肛提肌下方,坐骨、闭孔内肌的内侧,左右各一。 直肠后间隙:直肠于骶骨之间。 肛门周围间隙:位于坐骨肛管横膈以下肢皮肤之间。 间隙内充满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容易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直肠肛管周围间隙 直肠与肛管的生理功能 直肠:排便、吸收和分泌功能。可吸收少量的水、盐、葡萄糖和部分药物;也能分泌粘液以利排便。 肛管:主要功能是排泄粪便。 排便:排便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神经反射。直肠下端是排便反射主要发生部位,是排便功能的重要环节。 直肠肛管检查方法 检查体位 膝胸位: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 头胸部贴在床面、臀部抬高,两膝略分开。检查中最常用。 左侧卧位:向左侧卧,左腿伸直,右髋膝关节各屈曲90度,必要时可垫高臀部15~30度,适用于病重,年老体弱的病人。 截石位:仰卧屈起下肢并抬高外展,同时髋膝关节屈曲,肛肠手术常用体位。 蹲位:病人作大便姿势,向下用力摒气,适用内痔脱出,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检查。 肛门直肠检查体位 检查步骤 肛门视诊:观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物,外痔、瘘口、脓肿、肛裂等。 直肠指诊:又称肛指检查。应注意肠壁周围有无触痛、肿块、波动、狭窄等。在直肠前壁,男性可扪及前列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手指抽出时,观察手套上有无血液、粘液。 肛镜检查:由深至浅观察直肠粘膜颜色,直肠瓣、有无溃疡、息肉、肿瘤、异物等,将肛镜慢慢往外退出,边退边观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如痔等。 时钟定位法记录:如检查时取截石位,则肛门后正中6点,前方中点为12点。 肛门镜 纤维或电子结肠镜检 直肠癌 结肠癌 肛裂 (anal fissure) 肛裂 定义:肛管皮肤全层裂伤后形成的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