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汝州张公巷窑址的几点认识.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汝州张公巷窑址的几点认识   汝州张公巷窑是一座重要窑口,曾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关于它的时代与性质,过去由于依据不足,众说纷纭。现根据最新考古发掘资料谈几点浅见。      汝州张公巷窑的发现与发掘      张公巷窑址位于汝州市区东南部,中大街与张公巷交会处,被城区居民住房和道路所压。该窑址发现于2000年,经初步探查,窑址中心区域面积约3600平方米,同年春和第二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配合城区民房改建工程进行考古发掘,分?e揭露10x2.5米探沟一条,8x5米探方一个,总面积65平方米。清理出房基5座、灰坑2S个、灰沟2条以及大口陶缸等遗迹,发现一些类似汝窑瓷器的残片及窑具和素烧坯残片。   2002年,中国古陶瓷学会年会在汝州召开,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2004年,汝州市政府拨款拆迁居民房7户,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4年2月至4月再次对张公巷东、西两侧分?e开挖8x8米和12x5米探方两个,发掘面积124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的房基4座、陶洗池1个、水井4眼、灶6个、灰坑79个,出土一大批张公巷窑生产的完整或可复原的瓷器和窑具,取得张公巷窑址考古的重大成果。2004年,张公巷窑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公巷窑的年代      按照考古发掘地下文化遗址、遗物的时代确定原则,应以出土实物为依据,以地层叠压或打破关系及重要遗迹的共存关系来定性和确定时代。现已了解,张公巷自然地层堆积共分8层,即最下一层(8层)为晚唐时期生活堆积层,再上为五代时期生活堆积层,出土的瓷片多是大众生活闩用器皿;5层分为A、B层,B层为张公巷烧造典型豌豆青釉精品的堆积层,A层为元代文化层;再上为明、清及近代和现代堆积层。   其中,在5B层出土的精美瓷片和同层灰坑(H55)内出上的实物,可以作为划定时代的最有力的佐证。该灰坑出土有白地黑花和豆绿釉瓷片等,其中一仆白釉注子至关重要,它的特点是器身修长,施化妆:卜,施半截釉,下有喇叭状的高圈足。这些特征都具有典型的金代风格。5A层出上的瓷器残片具有典型的元代特征,瓷器胎体粗松厚重,多施半截?i,釉层不够润泽,釉色欠佳,不见豌豆青釉,多为青绿釉、白地黑花及白釉瓷,纯然为民间大众日用器皿。   根据考古发掘的地层关系判断,该窑从北宋开始烧造瓷器,主要生产大众生活日用品,从瓷器的造型艺术分析,宋代制瓷工艺讲究,坚固耐用,品种多样,实用大方,金代工艺技术趋于娴熟,产品精良,风格独具,是该窑的鼎盛时期,到了元代技艺渐退,瓷业走向下坡,渐趋衰落;至明代该窑已全部停产,瓷窑生产景象消失。      张公巷窑的性质      北宋末年,宋、金对峙,北宋灭亡,宋室南迁,金人进占中原。由于宋时钧窑与汝窑颇负盛名,不仅被宫廷所青睐,而且颇受广大民众喜爱,令人曾有恢复之举,试图获得汝瓷艺术珍品。所以张公巷窑极有可能是在汝窑停烧之后,地方政府召集流散的一些技艺高超的匠师们在此烧制,因而才有与汝窑相媲美的艺术精品之作。   张公巷窑所产瓷器从地层来讲分为5层、6层,从时代讲分为宋、金、元代,6层出土的瓷器其釉色装饰包括豆绿釉印花青瓷、白地黑花瓷、宋三彩及白?i绿彩瓷等,也有素面无纹的,有的施釉不到底,底足全露胎,且均为垫饼烧制,纯属宋代民用瓷器的制作风格,产品种类有碗、盘、豆、罐、水注、盂、钵等,品种多样,古朴大方,坚固耐用,为大众生活日用瓷。   我们从不足百件的汝窑御用传世品看共特征为:胎质坚硬,细腻致密,施釉讲究,釉层温润,光亮莹泽,亮而不刺,釉色纯正,玉润含蓄,鱼鳞开片布满全身。胎色香灰,满釉裹足,芝麻支钉。再从最近在宝丰清凉寺窑址发掘出土的瓷器看,其造型、制作、施釉都体现了皇家所追求的做工精致,造型秀丽,线条优美,青色淡雅,?i掺玛瑙,釉色温润似玉之美,为官窑所创,为宫廷所独享。二者相比,有其明显差别。因此说张公巷窑始建于宋,但还没有发现可以证明它就是官窑性质的可靠、可信的实物依据。5B层出土的瓷器残片,虽制作比较讲究,并有豌豆青、白地黑花、豆绿釉和纯白釉等器,特?e是豌豆青釉碗、盘为该窑的代表作,却为其他窑口所不见,同层灰坑出土的一件纯白釉注子,器身修长,施化妆土,施半截釉,下有喇叭状高圈足,具有典型的金代特征,确定了5B层应属于金代这个时期无疑。目前所知此类传世品除上海博物馆收藏有4件之外,很少流传。5A层为元代层,制作工艺粗放,质量下降,为张公巷窑衰退时期。   根据文献记载:“最初大观政和间宋徽宗于汴京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土质细润,胎厚釉薄如纸,色有月白、粉红、粉青、大绿,油灰色最下。开片则以冰裂纹为上,梅花片次之,细碎为最下。釉斑?t以蟮血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