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我国高校寒暑假调整的思考
摘要:针对2008年春运中,人们乘车难和发生大学生乘车死亡的惨痛教训,提出具体解决办法:1、将学校寒假调整到阴历腊月初10至正月初10,错开春运高峰期;2、将暑假调整到阳历7月5日至8月25日,压缩暑期时间;3、将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军训提前到进校之前,为新学期学习提供时间保证;4、对大学一年级新生提出必要的学习和活动要求,增强未来大学生的素质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中国;高校;寒暑假;调整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2-052-03
作者:赵临龙,陕西安康学院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安康,72500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0007年教育部重点课题(DIA070130)
一、背景材料
2008年春运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导致了公路和铁路封锁,已经令中国17个省及部分省级城市中出现电力短缺现象。新华社称,湖北、贵州和江西等省有超过500万人的供水被减少或停止。公路、铁路均挤满了运送煤炭、食品和乘客的车辆。警方称,至少有6.400辆车积压在湖南的公路上。贵州的一些地区停电已超过两周。蔬菜、茶叶、粮食和水果的种植被破坏。一辆大巴因路滑坠入山中,导致25人死亡。全国的灾害遇难人数至少达55人。几名电工在抢修电线时遇难。分析人士表示,恶劣天气对中国经济造成了短期冲击,并且将助长已经成为政府关注重点的通货膨胀。2007年中国全年通货膨胀指数达4.8%,触及11年以来高点。中国国家发改委表示,暴雪受困地区的卷心菜和其他主要蔬菜的价格升幅已经超过了50%。这次雪灾的复杂程度超过了1998年的抗洪和一般性的自然灾害,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对一家国有电视台表示。“当时我们能够派遣军队对抗洪水,但这一次,我们甚至无法运送救灾人员。”
2008年1月31日,广州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受困于大雪造成的水电供应短缺,还有更多的人由于大雪而无法回家过年。
每到春运,人们为购买火车票真是吃尽了苦头,而这往往与大学生放寒假回家密切相关。
2006年2月9日,《南方周末》在文章《过分的优待和颠倒的伦理》中,指出“今年春运期间,铁道部门发出紧急通知:为做好返乡学生运输工作,固定客车(非临时列车)要预留足够有座车票供学生始发和中转使用,做到中转学生不过夜,随到随走。关心学生,保护学生,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安全返乡,动机很好,是有关方面关心青少年的体现,群众能理解。但是我也有些不解:对大学生如此优待,是不是有点过分?特别在今年春运高度紧张之际,这种对大学生的特殊优遇就值得商榷。我作为学生的老师,今年已50多岁的年纪却得到照顾。曾为买一张车票伤透脑筋,白排了队,也托了人,连站票也买不到,在购票处的人山人海中,看到无法计数的妇女儿童和老人苦苦地等待一张回家的票,看到成千上万辛苦劳动了一年的民工兄弟好不容易拿到工钱,却又被堵在火车站,我就认为上述‘紧急通知’固然照顾了大学生,但是于理于情都说不太过去。如果铁道部门在春运中已有措施或条例能照顾到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军人,再照顾到学生,我相信群众也无所谓。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在需要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建立社会责任感的时候,把他们作为弱势群体保护起来,对他们的成长能有什么好处?是不是真的把大学生当成‘天之骄子’了?这样的教育后患无穷。看着那些盼望买到一张火车票的父老乡亲的眼睛,想到安坐在列车上对社会还没有作出什么贡献的青年学生,心里不免一阵沉重。为什么总是有那些本末倒置的事?”
2008年01月18日,新华网主页刊出文章《观点犀利:春运凭什么要特殊照顾在校大学生》指出:要说春运一票难求,也有不少年头了。年年会在春运期间出台一些特殊的疏散“特殊人群”的措施,比如民工专列,比如学生专列,专列也就罢了,毕竟这是铁路部门专门开通的一种绿色通道,并不会与其它普通旅客利益发生多在大冲突,至少大家看不见,摸不着,尤其是民工专列,照顾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估计也不会有谁会觉得唐突。只是经常我们会看到有公告称,专门开设学生窗口,或某某车次百分之六十的车票只专门售给大学生,表面上看是一种人文关怀,或者是一种仁政措施,特别是让很多家长们感到一丝丝暖意,但又有谁这时会想到其它更多春运期间同样也需要回家的普通乘客呢?是不是这些政策存在相对的不公平呢?我们这个社会其实真正缺少的正是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而处于社会高端、那些年轻力盛、那些未来倡导社会公正公平的大学生们,真的此时也需要在如何回家这一问题上得到特别的照顾吗?我看实属不必,甚至是多此一举,一来是看轻了大学生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二来是侵犯了其它乘客春运期间回家的人才流动和公平的权力,并不是仅仅将大学生们轻松的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