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7课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3.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7课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7课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课时跟踪检测 苏教版必修3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 一、文言基础专练 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辩牛马        B.望洋向若而叹曰 C.始吾弗信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选A A项,“辩”同“辨”,分辨,辨别。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涘渚崖之间 涘:水边、岸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 C.众闻则非之 非:诽谤 D.以亏人自利也 亏:损害 解析:选C C项,“非”为形容词作动词,非难,责怪。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A A项,“见”,均表被动。B项,“之”,①代词,代俗语的内容;②结构助词,的。C项,“向”,①面对;②假使。D项,“道”,①道理;②方法。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选C A项,“至于”古义是“到达”的意思;今义指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B项,“面目”古义指“脸色,面部表情”;今义指脸的形状,人的相貌。C项,“以为”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都是“认为”的意思。D项,“大方”古义指“深明大道理的人”;今义是指:①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B.秋水时至 C.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解析:选C A项,“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少;B项,“时”,名词作状语,按时;D项,“美”,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2)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译文:   (3)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译文:   参考答案:(1)我要是不到你这里来那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 (2)如果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他的不仁也就越厉害,罪过也就更加深重。 (3)现今,天下的君子都知道这些事,指责他们,说他们不义。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选自《墨子·兼爱中》,有删节)  [精读设计]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君臣不惠忠        动词,施惠,效忠 (2)家主相爱则不相篡 动词,掠夺 (3)强不执弱 动词,控制 (4)众不劫寡 动词,威逼 (5)贵不傲贱        动词,傲视 (6)是以仁者誉之 动词,称赞 (7)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副词,只是 (8)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名词作动词,穿衣服 (9)君说之 同“悦”,高兴,喜欢 (10)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 形容词,安定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以此为事者也 介词,凭借,根据 (2)既以非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