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魅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魅力   [摘要]朱仙镇木版年画来源于民间,利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色来象征生命的延续和旺盛,洞悉了劳动人民的情感愿望和审美需求。朱仙镇木版年画无论在制版工艺还是图案技法上都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问艺术情趣,特别是在色彩造型及审美情感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质朴之美。它不但承载着古老的中原文明,更凝聚了民族精神。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和文化遗产,朱仙镇年画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众多热爱它的人们。   [关键词]木版午画;民间艺术;色彩;民俗;审美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门神顾名思义就是守护宅门的神灵,是古代中国人想象出来的宅院保护神的统称。过去门神主要是贴于传统建筑大门的门板两侧,主要有“驱鬼辟邪”和“祈福迎祥”两类门神。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据东汉《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年画的风俗。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我国木版年画之鼻祖,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朱仙镇木版年画创始于北宋,昌盛于明清,新中国建立之后又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广泛,曾影响带动中原、江南、西北等广大地区民间木版年画的发展和繁荣,在我国民间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深入研究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对于更好地认识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出其自身存在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朱仙镇年画中色彩蕴涵的民俗特质      朱仙镇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无论制版工艺、颜色炮制还是图案造型都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艺术情趣,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它是经过一代代年画艺人的不断实践创造出来的,颜色的制作非常讲究,年画的颜色原料多取自天然植物、中药材和部分矿物质,使用传统工艺经过复杂的工序,精心炮制而成,这也是与其他年画的不同之处。如水墨色是用松烟加茶水调制而成,据说只有拿茶叶水调制年画才不会粘连。水红色是用苏木红熬水制成。槐黄色则是把槐米掺明矾放锅中煮成。丹章色用铅粉提取广丹而成。苦绿色取自于生铜。虽然朱仙镇木版年画颜色的种类不多,但色泽绚丽、浑厚古朴,鲜亮而不媚俗,沉着而不晦暗。用土法制成的颜色印刷年画,色泽鲜亮透明,风吹日晒不会变色。   1,年画的色彩造型特征   朱仙镇木版年画在视觉上保持了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用色因为受历史、政治、信仰、交通和当地民众审美意识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质朴之美。设色上,朱仙镇木版年画采用古老的术版和镂版水印套色工艺,六至九版一套,一色一版,由浅到深,不描不绘,色彩上略显木纹,质感力度隐约其间。人物造型古朴、淳厚、庄重、大气,毫不矫揉造作;所采用的墨线主版继承了我国传统线描造型艺术风格,融会戏曲明暗开脸与装饰勾画脸谱造型艺术手法,粗细对比强烈,塑造各种不同的人物典型性格,整体感强,具有中原地区独特的敦实、健壮风格。眼皮施用橘红色,额头、脸部施用红、青等色,类似戏曲中的勾脸,但又适当留白,在头盔、发髻、衣带、靴子等上面加以黑白的点缀,烘托主体物,感觉单纯、明快,这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特有的处理方法。朱仙镇年画还形成了一个眼部用色程式化语言――“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就是在头大身小的造型夸张中,又夸大眉眼的比例,人物精神抖擞,眼角上翘,在上眼睑部必印一弯金银色,有时简化为橙色,显得生动传神、容颜古秀,符合中原地区土质风貌。这种循环自如、生动自然的色彩搭配,显得画面爽朗明媚、粗犷有力,成为朱仙镇用色的显性特征之一。   2,年画用色的哲学依据   中国古代先民曾从自然万象有规律的色彩变换中获得了五种基本色相,即:青、赤、黄、白、黑,并体会到这五种色与当时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理论,就是带有哲学原理的五色理论体系,所以,这五种感性视觉色的理性阐释就是:“青,生也。象物生时之色也”;“赤,赫也。太阳之色也”;“黄,晃也。晃晃日光之色也(天地互映)”;“白,启也。如冰启时之色也”;“黑,晦也。如晦冥之色也”。五色被视作特定观念的指代。五方即东南西北中,五材即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与其对应的五味、五事、五纪、五福等学说。依《周礼?东官画缋》所论:“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五色”的深层含义为金、木、水、火、土“五行”,象征生命的延续而旺盛,举家兴旺而发达。以《周易》中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形成的中国古代哲学观念,不仅决定了民间文化的思维方式,也深刻影响了民间生存群体古老朴素的生命观和情感方式。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观念完全来自中国古代哲学独特的用色观念――阴阳、五行观念,水墨、葵紫、槐黄、木红、苦绿这一套色系,明显属于上古土质色系,与传统的“五色”相一致。通过年画的五色与人的命运和生命对接起来,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祈福、祈寿的含蓄表达方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