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第三节《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第三节《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第三节《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复习课) 课程模块: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 第三节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属于课程标准中“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大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从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作为地球运动的结果,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还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近年来已成为各地高考、会考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思路 1.设计情境:以第八届地理小博士大赛引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赛兴趣;提出复习课题。 2.以“明”概念,“懂”规律、“会”应用三个环节来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 (1)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过程,用动画演示“明”确概念,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直观认识。 (2)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动画演示得到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的总体规律(近大远小,来增去减)。利用直射点回归运动轨迹图逐一讲解叠加知识,解决难以理解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及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问题。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大大降低了难度。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我们生活联系密切。并列举事例(如影子长短,“阳光权”问题产生,太阳能路灯的安装等)进行分析讨论,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培养学生学知识迁移应用,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 3.通过第八届地理小博士大赛选拔赛的笔试部分的活动:检验学生运用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后拓展----论文部分:培养学生人地和谐的自然观,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地理学科修养。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白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能说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能够简要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能够计算正午太阳高度; 2.方法与过程 (1)采用逆向思维法,突破思维定势,开拓思路,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 (2)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规律和方法,如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培养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和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2.难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地理分布 范围。 五.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为主的活动 学生为主的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全国第八届地理小博士大赛开赛了,同学们想参加吗? 倾听,思考 通过大赛形式来引入复习,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强学生的关注力。为后边学生活动埋下伏笔。 过 渡 这节课我们就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的专题复习。 环节一 “明” 概 念 明确两个概念 演示地平面内太阳日运动的动画 1.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 展示春分日太阳光照图: 带领学生找到球面上的正午太阳高度 学生思考回答 1.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2.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时为12点的太阳高度角。 将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两个概念由文字介绍,转变为图形描述,图文转化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方法指导:球面上如何寻找正午太阳高度? (三找:①找12点经线;②找该地的地平面-切线;③找太阳光线) 环节二 “懂” 规 律 环节二 “懂” 规 律 3.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请学生看课本P19三幅图提问: 1.春秋二分日、夏至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分别在哪条纬线上? 2.正午太阳高度全球变化规律如何? 总结:无论任何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都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学生思考,回答 春秋分日:赤道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北回归线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南回归线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通过学生自主回顾知识。分析二分二至日光照图,总结各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过渡:除了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变化规律,我们还要研究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2)季节变化规律 演示动画: 提问: 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的变化与直射点的远近有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规律:离太阳直射点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离太阳直射点远正午太阳高小。 展示: 图1、2、3带领学生分析完成学案。 方法指导: 近大远小说变化;纬度范围说极值。 学生观看动画演示:首先理解太阳直射点的远近与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变化的关系。 填写学案: 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 图1:夏至日 图2:冬至日 图3: 南北回归线之间 把“抽象知识形 象化”大大降低了难度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