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新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方智范 一、意象与意境.pptVIP

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新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方智范 一、意象与意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新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方智范 一、意象与意境

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新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方智范 一、意象与意境 词语——指称意义 意象——表现意义 1、原型意象 每一种原始意象都是关于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包含着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生成。它就像心理深层中一道道深深开凿过的河床,生命之流在这条河床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而不是像从前那样,在漫无边际而浮浅的溪流中向前流淌。(容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司马相如《长门赋》) 时暧暧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 雀群飞而赴楹兮,鸡登栖而敛翼。 归空馆而自怜兮,抚衾裯以叹息。 (潘岳《寡妇赋》) 再读《诗经》四十二首 清·许瑶光 鸡栖于桀下牛羊, 饥渴萦怀对夕阳。 已启唐人闺怨句, 最难消遣是昏黄。 闺妇 白居易 斜凭绣床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鬟低。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开日又西。 夕阳 韩偓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又夕阳。 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意象叠加 1+12 视觉和弦-- 两个视觉意象形成一个可称为视觉和弦的东西。它们联合起来暗示一个不同于两者的新的意象。 扬州慢 姜夔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3、物我交融与主客合一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苏轼: 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惠洪《冷斋夜话》引) 渊明“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本以言郊居闲适之趣,非以咏园田。(张戒《岁寒堂诗话》) 《庄子·人间世》:“ 虚室生白。” 司马彪:“ 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苏轼: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 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东坡题跋》) 晁补之: 东坡云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 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则既采菊又望山,意尽于此,无余蕴矣,非渊明意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景远,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题陶渊明诗后》)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